与己对话(028):年目标(三)
W:我的年目标由遇到卡壳了,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I:能具体说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W:前几天咱们讨论了情绪管理、身体锻炼、课程开发三个年目标,然后从中选了情绪管理和身体锻炼,然后合并成为一个目标。但现在我不知道,这个目标是什么,只知道它叫“照顾自己”,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做。
I:就相当于,你要找一个叫“照顾自己”的人,然而你却从未见过他,那么你要怎么找呢?
W:当然是去问知道他的人呀。
I: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W:恩,但我还是觉得卡点不止这个。
I:你觉得还有什么卡住你的地方?
W:我觉得很乱,不知道怎么捋清楚。
I:那咱们一个个捋清楚。现在把你困惑的地方写下来,不管多小的点,写下来才能清空。
W:目前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是:
1.“照顾自己”包含情绪管理和身体锻炼,如何把它们合并在一起,我并不知道;
2. 合并起来,应该用什么方式达成目标,我也不清楚;
3.情绪管理和身体锻炼的目标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4.情绪管理的动力很清晰,但怎么量化很困难;
对了,我突然想到一点,有个地方可以深入思考的。
I:是什么地方,说来听听?
W:就是昨天1月31日,我跑了100km,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跑到这个水平。
I:那你觉得这个点如何延展开?
W: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一个月跑了100km,是什么感觉?
——精力很充沛,但也不是每天都这样子,一星期大概有2-3天是蔫的,因为用脑很多,所以消耗很大;
其次,我会问自己:一个月跑100km,那么下个月如何提升到120km?
——这时候我是不愿意的,因为虽然仅仅是提高了20km,但跑100km的过程,会让我觉得痛苦。我时常在早晨跑步,没有吃早餐,而且用脑过后,所以跑起来会比较累。如果从每日3km提升到每日4km,不仅时间需要调整,而且身体需要承受很大压力。
I:嗯嗯,那么对你来说,现在每个月跑100km,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呢?
W:我搞不清楚自己有什么需求呀,就是当习惯来做,每天到点就去做,没有想过满足什么需求。
I:其实,每个习惯背后就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这个问题咱们可以过后讨论,因为即便你不了解需求是什么,也还是能做的。
那么,我换种方式问一下你:如果要提升到120km,身体需要承受很大压力,也需要做额外的锻炼,那么你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呢?
W:我会犹豫,要看是否在承受范围内。
I:那么对你来说,你能接受的底线是多少?即你一天愿意投入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
W:最多1小时,不能再多了。
I:之前你说锻炼是为了提升精力,那么投入1小时,只能达到20min的专注度,此时你会怎么办?
W:我会纠结,因为多投入25min,意味着要额外投入更多时间,那么这是否合算呢?
I:假如不合算,那么你打算放弃这个目标咯?如果是这样,那么我能否理解成:你更看重成本投入,而不是结果收获?
W:也不能这么说,我更在乎如何用更少的资源获得利益最大化。
I:利益最大化,具体指什么?
W:用最少时间做得更好,具体“更好”,则看具体所做的事情。
I: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判断,你觉得可以得到什么?
W:做事更有效率,更有逻辑,但是却会缺少热情。
I:为什么这么说?
W:因为我判断得很理性,有利可图才会去做,到时候得到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只是得不到那阵子,心里会特别难受。这的确会成为某段时间的驱动力,但只要过了那个阶段,满足某些需求,或是感觉不那么痛了,就是泄气了。
我突然想到一点:其实我现在处理问题,有点想抄捷径,就像问别人拿到现成的方法,然后直接把问题解决。这的确会很高效,但是却会丧失激情。因为解决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比较麻烦,而麻烦就是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让你纠结,让你难受。而经历这个过程,我才能判断:这东西很好玩,我愿意继续投入。否则只要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我就会放弃,因为看不到结果。
I:既然如此,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W:我想再思考一下,问问自己到底要怎么做,要不然我停留在这个阶段,不上不下的,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