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每天写500字每周500字

深读《劝勉录》(23)

2020-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南海北的雪

《劝勉录》是古罗马克莱门的著作。我正在阅读的是王水翻译,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版本。

凡事除了依赖理性,没有其他可以仰仗的东西;无论遭受何种灾难也要保持常态;一个人可以威猛坚毅,也可以柔和可亲。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后,既不可因此而丧失自尊,也不可漠然以待,把它视作理所应当。

这段话,说得很是切合生活实际。凡事依赖理性,这是唯一的,也是最根本的。然而,理性怎么来?这要靠长期的修炼。有一句话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所谓理性锤炼的过程,就是准备的过程。我们知道,理性不是一天两天即可以达成的。无论什么灾难,我们都要保持常态。这个“常态”,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常态”,是我们经过长期准备的“常态”。不然,肯定会乱了手脚。遇事淡定,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理性。这种品格和理性,是经过长期努力炼就的。

同时,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把自己看得多么伟大。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恩,不能觉得理所当然,同时,也不要认为自己无能而失去自尊。需要别人帮助,得到别人帮助,交不是自己无能;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别人的帮助,借力打力,是自己的智慧,而不是无能。最近,看到扶贫电视剧《遍地书香》中陈三国这个人物形象,我即看到先哲这句话是多么有用。陈三国原先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致富,但虽然自己很努力,家境并没有多大改观。扶贫干部进村后,针对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开出帮扶策略。起初他很抵触,不予接受。在第一书记多方工作后,陈三国才认识到融入村集体,接受他人的帮助多么重要。然而,陈三国成功了,他实现了成为村里最富的梦想,而后又不满足这个梦想,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这个故事中,陈三国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没有能够改变自己的境况,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没有得到他人的尊敬;接受帮助后,他融入了村集体,热心村里的事业,把柳编做得风声水起,不单自家富裕了起来,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产品卖到了国外。陈三国懂得感恩,得到帮助后,并没有觉得村干部的帮扶是理所当然的,他懂得了党的政策好,不光申请入党,同时也乐意为村里做更多的事,带动别人,共同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