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意义(漫想及杂谈)
-
2021年的1月1日晚上,阳历新年,深夜散步,抬头望天,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词:月朗星稀。很奇妙的是,这个并不算很熟悉的词没有任何征兆的浮现,随后感觉特别契合当时的星空。相比较月朗星稀,我更熟悉的形容夜空的词是繁星点点。
-
2021年的1月2日,刷手机看到一篇文章,评价轮回乐队的“烽火扬州路”,说这首歌开头用了琵琶曲“十面埋伏”,给人以紧迫感,后续主唱用高亢的人声让人精神释放,情绪的起承转合非常到位。起承转合这个通常用来讲述写作的词,用在此处让我感觉非常贴切、传神。
-
2021年的1月3日晚上,就在刚刚,看电脑上下载的一个理财教课视频。这是一个专业做视频为业的,声音、表情、语言表达都比较到位,让人看起来想对感觉轻松,短短10几分钟视频,信息量也够,不得不承认,比看书学习要容易,效率也高。
因为以上3点,进而联想到越来越流行的是视频,纯文字已经没什么市场了,即使是写干货、猛料的自媒体,文章里也有相当一部分精力在琢磨配图,尽量图文并茂。
文字还有未来吗?即使是学生上课学习,是不是也会逐渐从教材过渡到视频光盘?任何一样事物的兴衰,都不是以单纯道理上的意义所决定的。它必然要有实际用途。我们抢救来抢救去的传统技艺习俗,大概率还是逐渐消亡的。文字当然不会消亡,毕竟是文明的基础,但会不会越来越被视频取代?类似于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始终都在,始终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但越来越在底层,越来越不被用户所见。
我对此没有什么研究,纯粹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随便想想。关于汉字,随便说几点: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是以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汉字是完全不同的,维基百科上称之为意音文字。我们小时候学的,说汉字是象形文字,又说是会意文字,总之,完全不同于拼音文字。
2.仓颉造字的神话,貌似只有我们才有,至少我在圣经故事里没看到西方类似神话。神话里仓颉造字当时,天地哭鬼神泣。
3.近代新文化运动,曾经激进的提出过废除汉字,改为拼音。因为当时认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之一是汉字,支持的名人非常多,如鲁迅、谭嗣同、陈独秀、刘半农等。戏剧化的是,晚年陈独秀一直又在研究汉字。
4.只有汉字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技术,像英文,也有写的非常漂亮的手写体,但归结为技术而非艺术,据说白金汉宫经常会高价请这些技术人才手写皇室的英文请帖。
5.我个人觉得,文字的意义除了是文明的基础这一刚需外,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美,是艺术的层次。一篇优秀的文章,可能会让你终生难忘,这是视频不会有的效果,视频只会让你记住情节,而非那种美感。
6.名人高晓松说“汉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没说,还真没注意。作为一个很早就要《诗经》的民族,还真没感觉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汉族哪里能歌善舞。连粗犷的蒙古族音乐都很出名,还直接带火了元曲。也许汉族的美都体现在了汉字上吧。
7.最后想说的,是我们语文学的好的还真不多,大部分文章甚至书籍,都比较难理解,原因一是用词不够准确,二是表达的逻辑很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