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善读「论语」15.24:己所不欲即不仁,勿施于人方如心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善氏

「卫灵公篇第十五」24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了!也就是不为不仁。”

【注释】

“子贡”,“孔门十哲”言语科弟子,小孔子31岁。曾任鲁、卫之相,办事通达,善经商之道。

“言”,此处应当指“字”。如“五言诗”、“万言书”等。

“其”,殆、大概。表示揣测。

“恕”,仁也,为仁之意。专用词,不译。

“己所不欲”,儒家所欲无非“仁”者。故“己所不欲”,意即“不仁”。

【评析】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参见《善读「论语」4.15》)。本章子贡所问的“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即是孔子所谓的“一以贯之”之意;而孔子所答的“恕”,即是曾子所谓的“忠恕”。

有注解将“忠恕”理解为是“忠”与“恕”的并列,笔者以为值得商榷。虽然孔子曾有“参也鲁”的评价(参见《善读「论语」11.18》),但曾子作为儒家的大宗师以及孔子嫡孙子思的老师,其个人资质再鲁钝,也不太可能将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一道”理解为“忠”、“恕”二道。其实“忠恕”在这里是偏正结构,“忠”虽仍是“尽己”的原义,但却是用来修饰“忠”的,与孟子所谓的“强恕”之“强”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尽心竭力、勉力而为。故“忠恕”即勉力为仁之意。因此,曾子所谓的“忠恕”与孔子所谓的“恕”其实一样,仍是“一道”而非“二道”。

“恕”是会意字,如心为“恕”。孟子曰:“仁,人心也”。可见儒家之“心”,不离于“仁”。故“如心”,即如仁心而行,意即“为仁”。孟子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是故《说文解字注》云:“是则为仁不外于恕”;程注亦云:“恕者,仁之施也”。可见二者都认为“恕”即“为仁”之意。

“为仁”即是《大学》所谓的“明明德”,“终身行之”即为“止于至善”的圣人之道。因此当子贡问有无“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时候,孔子即答曰“其恕乎!”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参见《善读「论语」2.4》)。可见儒家所“欲”,无非“仁”者。故“己所不欲”者,即是“不仁”。“恕”是为仁,而为仁的底线,即在不为“不仁”。是故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己所不欲”之“欲”,乃是指人正常的需求,而非病态的需求。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马斯洛(1908-1970)将这种“正常的需求”分为了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没人愿意别人妨碍自己满足这些需求,此即“己所不欲”;因此也不要去妨碍他人满足这些需求,此即“勿施于人”。

现代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同理心(Empathy)”,也译作“共情”。所谓“同理心”,就是心理换位、将心比心,就是俗话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儒家所谓的“推己及人”,就是孔子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社会化则是一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前提。作为一种普世道德,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同理心都受到高度重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