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原来可以这样做
文/幼稚着我的幼稚

半个多月了,忙于应酬工作上的事和家里的事儿,关于写文章的事儿确实是放羊了。
每周那没有质量可言的三篇,都是晚上睡觉前和瞌睡神战斗着写下来的。
好在,虽然手没有多动,耳朵可没闲着。不曾多写文章,但也着实没有少听课。
我是个滥人,啥都感到新鲜,啥都想学。可我又是个懒人,对于学过的东西总是想着要复盘,但从没有好好做过。
进有书成长预备营好几天了,听过的课想好好做个复盘,以便日后复习使用。也强迫自己养成一个记笔记的好习惯。
昨晚群里的分享课,颠覆了我之前听课、开会做笔记——充当文字搬运工的观念。末夏老师对三种场景下不同笔记法的用法及作用做了详细的解说,甚至还做了创新,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把末夏老师的讲解复盘如下:
为了提高学习、生活、工作和读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介绍以下三个不同场景下的笔记方法:
一,场景1——学习
1.康奈尔笔记法 2.东京大学笔记法
3末夏老师的改良版

这种笔记法,主要是通过原有的板书,提炼出自己的发现点,然后在新知的学习中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回顾,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有用的东西。学以致用,提高效率。

这三种笔记法共有的特点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不能单一地照搬照抄。其实,我之前一直都是照抄老师的板书,成了标准的搬运工,即便是当时有想法也懒得写,过一段时间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用我们当地的土话就叫:給手过生日!
二. 场景2——工作
1、埃森哲公司的pointsheet 2、麦肯锡公司的空雨伞笔记法 3、末夏老师改良的黄金三分法笔记


这三种笔记法主要是针对工作中繁杂的事务,以及棘手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么我们就要根据问题的现状,进行逐级逐层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三、场景3——阅读
大纲笔记法

大纲笔记法,就是在阅读中,把想到的点重点词记录的方法。在阅读中,为提高读书的效率,就要先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心中要有一个框架。
具体做法就是,拿到一本书要先看封面,看序言,看目录,熟悉文章的框架,搞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能引起共鸣的句子。
然后根据简单的关键词,去回忆、搜索,从而达到记忆,消化,并概括出自己的想法。当然更利于把握细节,而又跳出细节,从而把握书中背后的含义。
这些笔记法,让我眼前一亮,不过这些笔记法还得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达到其效果。
结合营长就笔记法与领读稿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好领读稿是能力提升的最好方式。
写好领读稿,首先要认真阅读原著,并找到原著中的精髓所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与自己思想撞击出火花的主题,随时做好读书笔记的规整。
其次,在对原著精髓理解的基础上,就某一个点,结合自身的理解以及经验、阅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传递原著作者的旨意,并写出不脱离原著观点的新意。
让读过原著的人,看了领读稿后,在某一方面能有一个新的启迪和提升,让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更渴望读到原著而受益。
近些天,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特少,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开阔视野,才能提高工作、生活、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更文第177篇)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