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洛阳二里头夏朝遗址
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这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民族文化从何时形成的呢?金秋十月,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开馆了,带着这些疑问,随着蜂拥而至的人群,走进了遗址公园。
二里头遗址不少于三平方公里,已经发掘的有宫殿遗址、铸铜作坊、制陶作坊、民居等。遗址已经回填,原址上建有模型供人寻觅,遐想。大部分平地上种植了青草,在秋日的照耀下散发着清香。草坡上三二株杨树,叶子已经金黄,似着盔甲守候遗址的士兵。古人傍水而居,伊洛河古道浅水芳草,仍静静地依偎着这方土地。
二里头博物馆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内含钥匙、盘龙、玉璋、铜爵的元素。从天空鸟瞰,博物馆的屋顶暗含一把“钥匙”的形状,意寓二里头遗址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内外立墙面,均以夯土垒制,古朴自然,内衔展示主题,外融中原广袤的土地,并与古铜色的金属主体结构形成了刚柔并济的对比及和谐。
遗址出土了逾万件文物,数量最多的当数陶器,各种生活、祭祀用陶,甚至还有陶龟等艺术品。那时青铜器已经出现了,一盏乳钉纹铜爵被誉为“中华第一爵”,这是最早的青铜酒器,有一点朴拙,有一点粗陋,但却有着至简之美。惊艳于观众的是绿松石饕餮纹铜牌,历经过了数千年,它还是那么绚丽、精美,真是令人屏息凝神!而绿松石龙形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龙图腾,被誉为“中华龙”!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为夏朝晚期都邑,距今3500-3800。对于今人来说夏朝一直存在于童话故事之中。
很久很久以前,黄河流域,洪水涛涛,从天而降,淹没天地,冲毁房屋,虫蛇毒人。尧帝命鲧(ɡǔn)治水,鲧以堵截的方式治水未能成功。鲧的儿子大禹吸取父亲的经验教训,走遍中原大地,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通水道的方法使洪水通过河道流入东海,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都阳城,禹征三苗,禹会涂山等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奠定了夏平定天下,建立统一王朝的基础。大禹根据自然人文,依“禹迹”而把天下划分成九州,这是我国最早的行政区划。禹画九州,标志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雏形。大约公元前2070,华夏大地上的第一个的朝代夏诞生了,伟大的君王便是禹……
夏朝的陶器上有一些符号信息,但是还没有文字的出现,然而口口相传的大禹的故事、史书记载及现代断代研究,确定华夏文明始之于夏。
位于河南登封王城岗的阳城遗址建于约公元前2070年,为夏朝第一个国君禹的城邑。新砦(zhài)遗址为禹的儿子夏启的城邑。迄今发现的六个夏朝遗址为研究夏朝历史提供了实证。夏朝历经大约经过470年的更迭变迁,到了二里头的斟鄩(xún)城,已经是夏朝晚期了。
黄昏时分,徜徉在古老的洛河畔,凝视着蜿蜒流淌的洛水,听她轻轻着诉说着先祖治水的苦难以及黄河、伊洛河畔华夏民族灿烂的文明。暗光之下,洛水忽明忽暗,悄然移动。曹植在《洛神赋》早有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闪闪的光点,那是洛河女神的精灵在翩翩起舞吗?
此时的洛河之滨,楼影重重,灯光绰绰,物换星移,更朝迭代,变化的是文明的进步,不变的是伊洛河水渊源流长,生生不息。
说到二里头遗址,不得不提一位伟大的学者,夏文化探索的开拓者-徐旭生先生。徐先生出生于晚清,乃河南唐河县人。他幼入私塾,熟读诗书,后赴法国研习西方哲学。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北师大校长,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对于夏朝的地址,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一句:“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徐先生研究了大量的先秦史料,经过对比、研判,他将夏朝可能存在的范围集中在豫西、豫南。1959年,已经71岁高龄的徐先生考察并发现夏墟,续而组织发掘,为二里头遗址第一代学人。徐先生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钦佩,其才学旷世稀有。二里头遗址从开始发掘到今朝开馆,历经60载,数代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洛阳古城,历史悠久。夏朝、商朝的主要城池在洛阳及周边地区,东周近500年,其都城均在洛阳,还有北魏、隋唐......洛阳乃十三朝古都。洛阳地下,古城鳞次栉比,古墓群层层叠叠。自古以来盗墓猖獗,故考古铲名为“洛阳铲”。最大规模及损失惨重当属1928年,位于洛阳金村的八座东周古墓,被加拿大、美国等的传教士及学者,历时6年,盗走了大部分珍贵的文物。现在,这些东周的文物只有在一本《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中观其概貌,其部分实物则分藏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博物馆中。
抵达洛阳的当晚,便急急忙忙地赶向丽景门、应天门、明堂天堂。古遗址上均为仿古建筑,灯光璀璨,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次日赴洛阳博物馆,其馆藏不如山西省博物馆,也许是洛阳铲太厉害的原因。途径隋唐公园,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不禁抚故惜今。
在行程中,安排了一个下午,登上洛河北岸的周山。这里周灵王墓,景、悼、敬三王陵墓连绵成山,现已辟为周山森林公园,供市民休闲。此刻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夕阳之下,光影斑驳,满地金黄,即欣喜,又叹息,真是“清秋才几日,黄叶已成堆”。
多年以前已经造访过龙门石窟。时间的飞逝,人事全非,但龙门石窟的菩萨诸神依然在守候着时光。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僧众云集,凿石造像,历经数朝400余年,龙门石窟才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伊河从龙门山的东西两山之间穿流而过,石窟开凿于伊河两岸,遥相对应。红叶映绿水,这边风景独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安卧在龙门山,真乃绝佳风水。洛阳名胜古迹甚多,可惜未能一一游历造访。因与朋友咏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欲寻访杜甫的故居,凭吊先贤。当我们驱车去偃师县杜楼村环绕数圈,就是找不到杜甫墓。村民遥指不详,寻觅良久,碰到读书模样的人,指引我们在当地中学后院找到墓碑、墓包。虔诚地阅读简介,还标注了一个错别字,在墓前大声朗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还乡后的杜老先生可好?每日闻童稚书声郎朗,应该是清梦香甜吧?后来朋友说杜甫墓有八处之多,究竟是哪一处还各执其词。不管了,这一处,村边、邻童,挺好。
访古探幽的行程,一定要加上登高远眺,劳筋动骨的内容,喘息淌汗的时候,更容易将思绪拉回到当下,魂魄归心。少林寺匆匆而过,直奔中岳嵩山。
“嵩山的地质构造,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经过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保留着形态各异的构造形迹而闻名中外。嵩山的发展与形成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运动的产物。 嵩山的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总体成近东西走向的一系列背斜向斜穹窿构造组成。”-摘自百度百科。
晚秋的嵩山,五彩斑斓,层层叠叠,从缆车上望去,如花样的林海。上得山来,才知道自己对嵩山一无所知,但嵩山独有的山景几乎让我看呆了。这里不同于庐山,也不同于衡山、泰山,他的峰背拔地而起,灰白色的岩石,赤裸裸地展露着胸膛,偶尔有几株红叶在他的肩上摇曳。地质运动让层层的岩石竖立起来,其密集的皱褶让大山像一本本巨大书本。这片山就是一座大自然的图书馆,这山就是一幅中国山水画,石廓峻厉,气势磅礴。嵩山如此之大,是我没有想到的,查了资料,大约是华山的三倍。我们看到的只是管中一隅。但就是这一隅,从脚下到抬头望见的三皇寨,可望不可及,单程爬山就需要4小时。.
人们说,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他的深奥在于我们可以追源溯本,去寻找我们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源。我们从哪里来?嵩山之下,洛伊之畔,夏商文明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发展。周公利用土圭土表测日影,得证阳城为土中,于是便在洛邑营造都城成周。“中”文化就在这里生根,生发出了中国、中华、中原、中州、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至今河南人的标签语汇还是“中”。周公以后,历朝历代进行天文测量就再也绕不开他圈定的这个坐标原点。13世纪末,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以嵩山观星台为中心,在全国建了27座观测站进行四海测验,更精确地测定了二十四节气,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嵩山太大,我们太小,天地恒久,生命如萤。中岳寺的五岳真形图、“程门立雪”的嵩阳书院、大法王寺的“嵩门待月”之奇观等还有待我们去探觅。
我与华师历史系毕业的挚友本是直奔二里头遗址而来的,但是洛阳城,洛阳的历史,嵩山之奥让我们着迷。洛阳牡丹名扬天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明年牡丹花开的时节,再来亲近,聆听洛阳。
2019.11.29于两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