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不一样的太宰治尝试写下不一样的鲁迅
太宰治与鲁迅,两位殿堂级文豪在历史舞台上的活跃时间与国度是那样重合,平生却互素未谋面甚至相识是世界的遗憾。
《惜别》这部传记式小说在太宰治的所有著作中反响平平。本书写作与出版时值1945年前后,二战中日本政府投降。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浪潮依然潜藏在政体内部,太宰治本人也在文末提到,本文是受内阁情报局与文学报国会邀请而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的国家利益,所以内容是建立在日本当时的政治倾向框架上的。
文中太宰治虚构了一位鲁迅仙台就读医专时代的好友。一日记者来访,但写成报导时对事实有所扭曲夸大,于是这位鲁迅旧友老医师便想自撰一文,将真正的鲁迅形象揭示给世人。于是本文视角皆从青年时期的此人记忆出发,叙述了太宰治的框架下鲁迅在仙台时的求学经历。
作为一个从小语文教材中就充斥着鲁迅选集的国人,《惜别》的故事实在是令人熟悉,太宰治以鲁迅旧友的视角借鲁迅之口将《朝花夕拾》的内容重新叙述了一遍,当然也添附了一些或是通过实地考证或是纯靠想象的细节来使鲁迅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前半段在松岛的鲁迅回忆自己生平的情节就是拼凑起来的《琐记》《藤野先生》《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与《呐喊》片段。内容与原文大体相同,有些细节重新组织语言,或是以不同视角与顺序叙述了一遍,比如“你改悔吧”信件,幻灯片事件等经典事件都在原作的基础上丰富了细节,所以如果对照鲁迅原文一起阅读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本文里,太宰治的无赖派文学的消极颓废的踪迹已经几近消失,这里的太宰治不再是平时丧神的形象,而是以一个客观的同窗叙事者的角度将故事缓缓道来。但是依然能从一些人物设定,比如因乡下口音而被同学疏远的青年鲁迅旧友,不屑与“乌鸦”般留学生一同荒废学业的周君中,发现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隐约轮廓。
太宰治想要刻画的是一位不同于世人熟知的文豪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纯粹的,略微脆弱的周君。毋庸置疑太宰治在写作之前一定阅读了大量文献作为参考,但毕竟太宰治从未来到过中国,在对中国风土人情的相关描写,对西湖以及社戏中相似场景的复现时,明显是以日本的语境来想象的,有些许生硬。反而是对松岛、仙台街景的场景描写已炉火纯青,充满了太宰治式的细节。
这样刻画出来的鲁迅确实和平常的不一样,但如此脸谱化:不时冒一两句德文,独头独脑对着山林放声唱儿歌,以演讲般状态和朋友忧国忧民,在改变思想与科学间摇摆不定……绝对不能是真正的鲁迅,其中对鲁迅弃医从文观念转变的解释更加的背离历史与逻辑。
对我来说,《惜别》的文字和故事可以一读,但有强烈的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