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好友”

2021-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暴躁的小仙女

这几十年代的时代科技进步是飞速的。

小时候都没有手机(是社会上没有这个东西),后来又了座机,去别人家接电话都是要收费的,先来个电话约个时间,到约定时间家人去接电话。

刚开始是随身听,很小的,磁带+耳机,美妙的享受,按电池的。一般用充电电池比较划算;后来有了复读机,上初中开始学英语,此后有了复读机(初衷是因为学英语),我听到了小虎队,SHE,张卫健、林俊杰,可能听英语磁带的时间远没有听他们的时间多;到高中市面上有了手机,刚开始是小灵通,那时候我还蛮希望有一台小灵通的,但我没有,快毕业的时候我姨父的一个翻盖机给我了,我可以用他来给高中的同学们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上大学后就开始频繁的换手机,因为丢了……又因为,生活费更多了。

临毕业那年2010,有了"塞班系统",但还不怎么流行,没有微信,就是多一个手机qq,刷网页,像素实在扎,跟之前的音乐手机区别没太多感受,还不如电脑来的爽快。哦对了,大一的时候都还没有电脑,有个台式机都是新鲜,液晶屏刚刚兴起,还有同学买的是后面一个大坨的那种显示器,到毕业的时候,后面买电脑的都变成了笔记本。

毕业到工作单位2011,大家开始都用“安卓”,比“塞班系统”快多了,有了微信,摇一摇还是很纯净的,觉得很好玩,像qq漂流瓶。还记得第一个安卓手机是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送给我的,都刚毕业的我们,他工资比我低,由于工作需要,他先买了电脑,所以就要先给我买手机,索尼的,很好看,很薄,后来落在出租车上没找回。

2012的时候kindle还只能买“破译版”,没有国内版本,还是安装的“多看系统”,不能用kindle本身的系统(也可能是能但我不知道),多看系统上开始有了很多免费杂志,36氪,可能是我看的最多的。后来,kindle进入中国市场,可以官网直接购买国内版,我却不怎么看了,第一次离职后还曾一度还想进入36氪工作呢。第一个kindle也是男朋友送给我的,或者说是他选的,我自己还不知道这种东西,但当时拿到还是很喜欢,几年后又买了一个国内kindlepw,我就用的很少了,基本上给他,当在2021的时候,他又说送一个电子书,我本来不感兴趣,跑去一看,功能都这么强大了,现在真是进步了,价格抵得上ipad了,也做的更大了。

身边的物品换了很多,工作也换了几次。谈得来的朋友,但似乎是越来越少。

不知道是大家功利了,还是生活内容更多了,空间压缩,过去学生时代很要好的朋友,连”点赞之交“都算不上了。有时候我会觉得有些伤感,但转过来想,大浪淘沙,可能这些慢慢不联系的“好友”,本就没有走进内心,虽然友情没有排他性,但也确实分,可能你的心里就只觉得,好朋友就是用来对抗生活的鸡零狗碎,让大家可以放松的聚聚,吐槽老板难伺候,吐槽孩子难带,婆媳难相处或者老婆太刁钻……但,也可能有人觉得,这是“无效社交”,跟你吃饭下午茶,不能增加我的kpi还浪费我的时间。

而我,从工作中出来,开始陪伴孩子的成长,时间更少了,也更多了。

孩子也到了“想要很多好朋友”的年龄,认真生活,不负时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