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想法

我们来一起解析一个高频出现且极具迷惑性的句式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83人  董超学

与人交谈中,为了更好地传输自己的观点,时常会选择把两个相似的事项进行类比,正因为是我们在表达和接受信息时接触最多的方式之一,所以更需要我们倍加谨慎的堤防这中间隐藏 的大大小小的 坑,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列出几条:

1、类比例子的选择

所有的表达的目的无非是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那这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驱使的过程,当然那些不求物质回报表达者,也并不例外,因为获得心理的满足感、成就感本身也是一种利益的索取,既然如此,那在寻求类比例子时自然会有所取舍,那些更能跟自己利益相贴合的例子即为首选,这是这个隐形的坑就此就形成了

2、使用过度情绪化的词句

表述者在带着强烈的情感偏误时,就会刻意穿插一些引导性的词句,而非客观实际的陈述,这些带有浓浓的个人情感色彩的词句,就是我们要防范的坑

3、加重事情的程度

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程度上会呈现不同的的结果,甚至相反的结论,所以我们一定要谨防信息传递者通过调整事情的轻重缓急来造成的假象

以上这些坑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现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 获取也越来越便利,同时也加大了我们对信息筛选的难度,在接收来至外界的信息时,一定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一切外来信息进行审查,为避免掉入类比句式的坑,我简单总结几个方法供你参考

1、找出类比中相反的例子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你总能找到相似点,当看到或听到类比的句式时,迅速在脑海里搜索与之相悖的类比论证例子,一旦找到即可将这一信息“拒之门外”

2、查看所论证事件的主要特征的重叠度

每一个事项的结果都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这些因素在促成事项进展中的效用占比不同而已,简单可分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大类,如果类比的两个事项所重叠的是充分条件的情况就比重叠的只是必要条件的可信度要高出很多

3、判断相似点和不同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果,A与C相似,B与D相似,其中A能推导出B,并不能就此下结论C与D的推导关系,我们需要认真审视C到D是否符合A到B的逻辑关系,这个是最容易忽视的条件,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是最关键的推导因素之一

4、审视事项的语境、文化背景、应用范围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范围内,都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在审查信息的时候就应该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和特定的范围内,如果两个事项符合以上的要求条件,但其中一方被偷换到另外一种环境下或调整了受众范围,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5、相关的相同点所占比重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项,只有相似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而那些相同点占比高于不同点的占比越大,类比的效力也就越高

6、事件带来的结果的可逆性

两个类比事件的结果是不是一层不变的,还是其中一方是可以通过努力有所改善,甚至改变结果的,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辅助理解:

我们应该尽快开除那个让人讨厌的、业绩老是垫底的张三,否则会对团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就像一粒老鼠屎会坏掉一锅汤一样

我们来利用上面的方法找出这个类比论证中所存在的问题:

1、团队里能不能找到一些反例,如有些员工虽然工作业绩不佳,但在团队里扮演者活跃团队氛围的角色,对整个团队的和谐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等,如果有,那么这类比就不是很严谨

2、这里的张三和老鼠屎的性质的重叠度有多高,老鼠屎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而张三对团队除了业绩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贡献

3、老鼠屎掉进汤里一定会打坏这锅汤,而张三却不一定带坏这个团队,这两者的逻辑关系并不同

4、这里的“令人讨厌 ”和“老鼠屎”的使用有可能就是犯了个人情感偏误和主观加重事情的严重程度的错

5、另外“老鼠屎”打坏的一锅汤的无法逆转的,而张三却可以通过引导、教育、培养等手段得到改善的,这里也犯了我们上面讲的第六条问题

洞察他人观点中隐含的诉求,有利于我们更清晰的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便于更快速的交流和解决问题,做这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从点滴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希望以上分享能带给你一份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