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三两事—科技小达人贤麟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圈圈浅语

一个周末上午,打开钉钉“偷偷潜入”线上学习小组内,观看互批习作情况,青柠组已经开始了头头是道的点评,学霸组却是迟迟未动声色。于是,拨通了学霸组组长贤麟的语音通话询问情况,电话接通问好过后,小贤没有因为是老师的电话而拘谨,没等我开口说“正事”,小贤却抢先在前:“闫老师!闫老师!咱们先挂一下吧!咱俩开一下视频吧?我有东西要跟你分享。”两轮询问后,不肯回答,我猜一定是要让我看点新鲜东西。

等待视频接通前的刹那我在想,要不要捯饬捯饬,换个衣服啊,紧接着这个念想就被一个声音“想啥呢?今天是周末,孩子毫无顾忌与我视频,我应该更坦然。”打断了。很快,小贤发来了邀请,接通后,我立刻懂了贤麟迫切想与我分享的内容——他戴了一副新眼镜。

“哇!你配眼镜了啊。”

"老师,这是防蓝光眼镜。"

“哦哦,原来是这样啊,保护眼睛吗?”

“对啊,这是我爸爸专门给我买的,让我上网课用的,这样就会减少长时间对着电脑带来的伤害。老师,你看戴眼镜,我是不是帅了点?”

我心里想,哈哈,还挺不害羞。

“是的是的,非常帅!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小贤还是略带害羞地笑了笑,

“反正我感觉带上眼镜斯文了很多呢”

新鲜事儿分享作罢,我给小贤提出了几点关于小组长如何调动组内成员积极性的建议,小贤肯定地回答:“好的,老师我现在就去……”

接着,我就想起了贤麟同学初遇云课堂的故事,及现在的变化。

起初,贤麟,对云课堂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排斥,记得开学后的前两周小贤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各科完成,不是少几题就是字迹潦草。前两周也尝试与孩子沟通了几次,当时态度极好,也积极做出约定,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只能奏效一两天。

一天周六,与家长打电话继续询问孩子情况,家长有些担忧,也有些无从下手,小贤因为自我管理也与家长产生了分歧与矛盾。在妈妈的鼓励下,他接通了与我的视频通话,跟我反馈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他,说到动情处特别委屈地一边哭,一边近乎咆哮地喊道:“老师,我是真的不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我真的很想回到学校上课,想见到您和同学们。”

那一刻,我被真诚打动,是啊,他还是个孩子,他需要情绪的宣泄,这就是特有的他,为什么他就一定要开心地告诉我,他喜欢现在的一切呢?此后,我开始接受现在的他,小贤被允许了不喜欢,被允许了不同。

也许是他看到了认同,也许是老师、家长不断的鼓励与沟通让他重新审视了线上学习这件事,也许是班级中榜样力量的影响,大概两周后,他课堂发言的次数多了,字迹工整了,作业次次按时提交。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他展现出了自信的笑容说:“我觉得现在的课堂也不错,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学习方式了。”

线上教学的推进,让他也展现出了耀眼的一面,钉钉软件的使用娴熟,对于科技的探索精神显露无遗。每日发送任务不管是家校本作业上传、朗读、古诗背诵打卡,还是安全教育平台作业全都能独立按时完成。线上学习小组的成立,又让他率先开发出钉钉软件的许多隐藏功能,尝试用问卷、任务、通知、投票等形式与小组成员展开沟通。

当然,贤麟这一切的变化,也离不开家长的耐心沟通与陪伴。在后来的线上家访中,家长谈及孩子的变化时,也聊到了的自己的改变,一味的责问、喊叫,并不会让孩子真正改善,更像是一场权利的游戏,理解、认同、沟通、陪伴、共识、约定才是解决问题,维护亲子关系的润滑剂。现在贤麟和爸爸每天都会6:00准时出门晨跑锻炼,一起读书,写字,畅谈未知,其乐融融。

回想起开学初期小贤的状态,我不禁问自己,他没有在学习吗?不,他在依据自己的节奏学习、探索,发现属于自己的、新的领域。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一种体验,其他一切只是信息,是一种自己说好,才真好的活动。在一次次问题背后,不断尝试解决,就是一场难能可贵的学习发生。

你看,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无形之中为儿童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儿童往往也表现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愿孩子们都能在这场“新”变革里,勇敢地奔向未知,拥抱彩色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