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岁月拾遗想法

薛宝钗为王夫人掩盖真相,是无情还是暖心?2个因素决定

2023-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想读名著

关于这个事情,我们回到现场去看一下。

当时薛宝钗和袭人在离怡红院不远的地方说了会儿话,突然一个婆子心急慌慌地跑来,说前两天被王夫人赶走的大丫鬟金钏儿跳井自尽了。

听到这个消息,薛宝钗和袭人的反应是很不相同的:

宝钗道:“这也奇了。”袭人听说,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

宝钗只是觉得这无缘无故的,太奇怪了。显然重心不在金钏儿死了本身,而在于这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熟悉但关系并不密切的人的意外变故的反应。

袭人则想起了她和金钏儿平常的交往之情,为她的死流下了眼泪。重心在于她死了本身(要注意这里的赞叹,可不是称赞、赞美,而是伤感喟叹的意思,不然袭人又要被骂死了)。

从这个听到金钏儿死讯的反应,特别是在袭人眼泪的反衬之下,薛宝钗还真是显得有点“无情”。

薛宝钗的确是很理性,接着又想到要去安慰一下王夫人。

这一点似乎也挺令人诟病。有观点就认为她是急着要去拍王夫人的马屁。但事实上,不管她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去安慰王夫人都是人之常情,毕竟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人,而荣国府素来对丫鬟们都是不错的。

宝钗此时并不知道金钏儿为什么会死,那么她去安慰王夫人,那的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如果顺便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那也是不错的。

也不必急于批判宝钗“八卦”,古往今来,谁还没有点好奇心呢?

倒是薛宝钗来到王夫人那里后,两人进行的一些对话,倒的确有值得琢磨之处。

当时宝钗来到王夫人房中,发现那里的情形是“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

这也是一件不十分符合常理的“奇事”——不应该是里里外外有点忙乱吗?不应该是王夫人找这个人找那个人问情况吗?

却反而是众人全都噤声,王夫人独自垂泪。这就表明金川之死并非“意外”那么简单,恐怕是有什么蹊跷的。

所以宝钗倒的确不好贸然提起此事,只能在旁边坐了,以示“陪伴”之意,待王夫人先开口再说。

王夫人见宝钗来了,就开口问话。不过也挺奇怪的是,她首先问的不是金钏,而是宝玉:

王夫人便问:“你从哪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到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哪里去。”

我们知道金钏儿之死与宝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起因正在于金钏和宝玉在她眼皮子底下调笑,被她打了一个耳光并赶出去嘛。

不过这个时候薛宝钗是不知道的,王夫人先提了宝玉,难道是要告诉宝钗,宝玉在这件事上有责任吗?

不是的。她提起宝玉,的确是因为宝玉与这件事有关,但绝不是主动在宝钗面前把宝玉和金钏儿之死联系起来,而是努力断开关联。她提到宝玉,近乎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

也许她一方面是将要安排或者说已经安排人去找宝玉;另一方面她想要观察,宝玉是否有什么异常被宝钗看到?

而从宝钗的反应看,她并不了解多少情由,而宝玉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于是王夫人就可以安心地按下这头,来说金钏儿: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下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可以看出王夫人对金钏之死是十分悲伤的。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金钏儿在她身边多年,主仆之间彼此终究建立了相当的感情,如她所言金钏儿就像女儿一样;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金钏儿之死与她有密切关联。

王夫人已经把金钏儿之死的责任与宝玉脱钩了,当然也可以把这件事与自己脱钩,使之变成一个纯粹的意外,反正不可能会有人公开追究真相;但是她终究不是马道婆、净虚老尼之类佛口蛇心之人,她终究骗不了自己的心,忍不住要在素日信任的外甥女面前,表示一点类似忏悔之意,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但也不能全说实话不是?所以她来了一个折中之法,说金钏儿投井自尽之前,自己曾经骂过她,打过她,撵了她,但是起因只是她把自己的一件东西弄坏了,不是勾引宝玉走歪路,况且撵了之后也是准备再让她回来的。

这样一来,金钏儿的“气性大”就变成了一个挺重要的因素,自己的罪过也担了,良心的压力也减了。

不管怎么说,王夫人还是担着责不是?

薛宝钗这样的聪慧之人,应该已经从王夫人前后两句问话里,发现了某种可能的关联,有了四五分的怀疑:是不是宝玉和金钏儿之死有什么关系?

后来,王夫人找了宝玉来说这件事,宝玉在那里垂泪,宝钗就明白了八分。

而王夫人说了这事后,薛宝钗的“无情”就又体现出来了。

因为她不仅对宝玉与金钏儿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花边新闻并没关心,还主动往纯属金钏儿自身原因的方向上假设金钏儿的死因。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涉嫌歪曲掩盖事实真相了。

她是这么说的: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她说金钏儿不会是赌气投井,而是贪玩失足。这个解释其实是不合逻辑的,王夫人明明说了,她是被撵出去的,金钏儿又不是傻大姐那样没心没肺的人,羞耻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把这当成休假,贪玩闲逛掉到井里去呢?

但是宝钗知道,这时王夫人需要的并不是准确的逻辑,或者什么客观事实,她需要的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也就是说,王夫人需要的是“解套”。

现在宝色钗说了,姨娘撵她出去,跟她在井里溺亡这件事并没有关系,你连一半的责任都不需要承担;就算她是赌气投井,也该怪她的气性实在是太大了,是个糊涂人, 姨娘你更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就是说,要么是金钏儿贪玩,要么是金钏儿糊涂,都跟王夫人对她做过什么无关。

王夫人听了宝钗的解释后,自然放心很多,但仍然心有不安。这时宝钗建议王夫人说,尽管金钏儿的死与王夫人无关,但不妨给予人道主义关怀:

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然后在王夫人提到,一时还没有安排好给金钏儿入殓用的妆裹衣服时,薛宝钗主动提出,用自己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儿妆裹,说自己从不会计较这些忌讳之类的事情。

这里宝钗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她说多给几两银子,就算尽了主仆之情,让人感觉有点无情;而她毫不忌讳地拿出自己的衣服来给金钏儿做妆裹,又是有情。

当然你说这完全是为了拍王夫人马屁也是可以的,但这无法否定这份“情”;这就跟一个慈善家做慈善,你说他完全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非对社会有善心也是可以的,但你无法否定“善”本身。

从这个片段来说,说薛宝钗“无情”的似乎也无可厚非,她的心是的确有点硬。

但是我更倾向于认为,薛宝钗的“无情”,两个因素有关键作用:一是她整体性格的理性,“共情”弱了点;二是对方与她关系的密切程度。

薛宝钗的整体性格是比较淡然的,平常情绪波动不大。就像后面宝玉被父亲贾政毒打,林黛玉两只眼睛哭得肿如烂桃,薛宝钗虽说也有点“心疼”,却更多地感到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她的“无情”并非幸灾乐祸,而是考虑得更多,角度转移得更快:希望这一顿毒打能够取得让宝玉走上正路的效果。她的理性就像是《天道》里的丁元英对“孝道”的理解一样,事实是不错的,但在常人看来,却变得实在太不讲感情了。

薛宝钗与金钏儿也的确没有密切关系。平常是熟悉的,按宝钗的习惯,偶尔也会送点东西给金钏儿她们,但金钏儿毕竟不是她自己的丫鬟;如果换成莺儿,薛宝钗就肯定不会是这个表现了。

我们也可以拿晴雯死后林黛玉的表现对照一下。

当时宝玉为晴雯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原是祭文,极尽哀伤;林黛玉听到以后,却把它当做了一篇诗文来欣赏, 对晴雯之死完全无感,还说“又不是我的紫鹃死了”,是不是也挺无情的?

相信如果把颜真卿的《祭侄稿》放在他们面前,宝玉和黛玉也会跟千百年来的人们一样,只欣赏(或装作会欣赏)这誉之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书法极品,而不会与颜真卿悼亡共情,林妹妹是不会为之落泪的。是不是挺无情呢?

其实根本不用批评他们,陶渊明有诗曰“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本就没有什么好意外的,也没有什么好苛责。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喜怒哀乐,别人都应该同频共振,不然就是对不起他,就是无情,这本身就是种极端的想法——那些报复社会制造悲剧的人就是这样想的。

反而从王夫人的角度看,薛宝钗不仅安慰她,为她解套,还为死者提供妆裹衣物,却实在是暖心之举。

现实中如果能做到像薛宝钗这样的,已然很不错,就不要去强求是无情还是有情了。

能够做到对谁都“有情”的,恐怕只有一个宝玉;试想,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宝玉那般有情?况且,即如宝玉之有情,又何尝不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他人的悲剧呢?

我又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求全责备,如果对自己也是这样,那倒没话说,偏偏是“待人严,律己宽”,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这就有点可笑了。比如一说“这是个好人”,就必须是从小到大没做过一件“坏事”;一说这个人高雅,就举例说某个时候他说了句粗话。

其实这些,仅够表明这是个“人”。能够把人做合格,已经不错了。

对以上说法,朋友们以为然否,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