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2018《教育》专题新月刊备选

【别让这三个盲区毁了你的孩子 | 心理养育】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10人  开森心理

万圣节那天,在人头攒动的地铁上遇见一个年轻的妈妈在管教自己的孩子。

小胖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虎头虎脑,耷拉着长长的睫毛,红着眼低着头鼻子一抽一抽的。

妈妈语气很严厉,管教内容大致是小胖墩在学校总是多动、打架,上课也不听话,作为家长,总被老师以这种理由请到学校很没面子。

最后,妈妈略带恐吓地说:“今天是万圣节,晚上有很多鬼,你再这样我今晚就不来接你了。”

小胖墩一直很认真地听妈妈说话,到这里突然抬起头来,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妈妈说:“妈妈你别怕,我不怕鬼,我拳头很厉害的,我保护你。”

这位妈妈可能觉得在众人面前被儿子顶嘴了,恼羞成怒,推搡了小胖墩一把,恶狠狠地说:“拳头,你就知道拳头!天天就会打架!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

然而,令这位母亲不愿面对的真相是,“这样的儿子”,正是她自己陷入三个盲区后一手养成的。

 01 

忽视孩子成长规律

第五季《爸爸去哪儿》里,杜江的小儿子嗯哼初见小泡芙,就主动上前去搭话,甚至主动嘟嘴亲对方的脸颊。

可是杜江在教育的时候却非常聪明,先是对嗯哼说:“你亲人家,要经过人家的同意,知道吗?”接着问小泡芙:“你生气吗?”见女方摇头后,他再次叮咛儿子“下次不许再这样突然亲别人”。

他没有着急批评嗯哼,而是采取了引导的方式,这是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表现。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3~7岁的儿童,正处于积极探索心理和身体边界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试探规则和边界,形成内在的秩序。

曾经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爱动,具有侵犯性和攻击性,还时常顶嘴闹事。

眼见“乖宝宝”变成“熊孩子”,谁会不着急呢?

可是,恰恰不能着急。

这些都是对边界的试探行为,和大人们眼中的“不良行为”暂时还挨不上边。

宝贝们未出生时,在妈妈的子宫里生活,子宫壁既是保护又是约束。当宝贝们偶尔动动胳膊动动腿,想和子宫发生“对抗”时,子宫壁会非常有弹性地化解,既没有被冲破,也没有还击,而是温暖有弹性地让宝贝们触碰生活空间的边界,并快乐、充满安全感地生活在此。所以,在出生之前,孩子们就已经有了建立内在秩序的经验,也有了一部分按照天然秩序生活的体验。

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当孩子出现一点点具有破坏性的探索行为时,很多家长罔顾孩子本身的自然成长规律,因为害怕失控,就慌慌张张地将自己的焦虑和担心传递给孩子,进行灌输式的规则教育。如此一来,这个天然的秩序就被打破了。

以杨永信为代表的戒网瘾机构,似乎就成为了这种秩序混乱被强化和放大之后的承载体。 

过多的限制、严厉的苛责,不仅没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边界的保护作用,反而强化了他们想要冲破限制的力量,屡屡挑战父母底线,在网络中醉生梦死。

于是,父母们被自己的焦虑淹没,完全切断与孩子的联结,甚至开始信奉“以暴制暴”,说是为拯救孩子,其实只为拯救自己面对失控的恐慌。

送进戒网瘾机构的孩子,几乎丧失了对秩序和边界的体验和理解,而他们接下来面临的,将是更加冰冷和残酷的限制。因为肉体的畏惧,孩子也许最后戒除了网瘾,可是这种建立秩序的能力,怕是会永远失去了。

小胖墩的母亲没能很好地重视儿童成长规律,也没能为她的孩子设立“温柔有弹性”的边界,反而将“多动”“暴力”“坏孩子”的负性标签全贴在儿子的脑门上,孩子便在一片混乱中被牵引着走向了负面。

如果我们都能像子宫壁那样,在孩子们探索边界时发挥“温柔有弹性”的功能,真正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孩子从边界和规则中体验到安全、自由、与环境和谐相处等切身利益感,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边界”对自己是好的、有帮助的,自然就会内化为规则,主动维护好边界,在边界之内快乐地探索世界。

 02 

有条件的爱

“如果你如何如何,我就不喜欢你/不要你了!”

“只要你如何如何,我就会对你更好。”

这两个经典句式,大家应该不陌生。前者是威胁,后者是交换,都违背了爱的原则,把爱变成了一种有条件的交易。

当小胖墩的母亲说出“你再这样我今晚就不来接你了”时,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小胖墩会产生无价值感,觉得自己很差劲。父母的反馈对于孩子们而言是看见自己的第一面镜子。如果接受到客观而积极的反馈,孩子会感觉到良好的自我,认可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反之,则会产生深深的内疚和自卑。而这些感觉,都会被纳入孩子核心自我的形成过程。

其次,小胖墩会产生被抛弃感。孩子都是天然依恋父母的,弱小无助的他们只有依靠父母才能生存,这是他们建立基本安全感的正常过程。如果父母以抛弃为威胁(即使几乎没有父母会因此而真正抛弃自己的小孩,但是孩子无法辨别大人们的“诡计”和“现实”),被抛弃的恐惧会在孩子的心理层面真实发生,极大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的建立。

在湖南卫视《少年说》某期节目中,一个叫阿晴的女孩在天台向自己的母亲喊话引起了热议。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的,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她在苦苦压抑着自己不被母亲看见和欣赏的委屈和愤怒。

而她的母亲则在下面“理智”地回应:“我拿别人家小孩跟你比,是为了打击你,不然你会飘。”

可阿晴的母亲不知道的是,打击的后果并不一定会让阿晴发奋图强,但是一定会让阿晴感觉到自己是无价值的、不值得被爱的,以及在母亲心里的位置是摇摇欲坠、随时会被替代和抛弃的。

在这种被持续强化的不安全感之下,阿晴会变得越来越好吗?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小胖墩会认为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全然接纳,只有符合父母心目中的标准,才能赢得他们的爱。在这样固化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为了讨父母喜欢,最终会养成“取悦型人格”,而不被父母抱持和接纳的部分,自己终生也无法接纳,也就是说,小胖墩们有可能永远都无法爱上真实、完整的自己。

“有条件的爱”是一剂毒药,蚕食着孩子完整的灵魂。那么,无条件的爱,就等于一味宠溺和容忍孩子的问题么?

实际上,爱和教育并不是冲突和隔离的。

父母就像一个导航仪,需要帮助孩子充分发展潜能,引导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因此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及时纠错并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前段时间,有一段在微博上很火的视频,内容是一位父亲教导女儿如何接纳自己的愤怒。

他蹲下身子,把女儿搂在怀里,用非常柔软真诚的眼神看着她,告诉她不必勉强自己不生气,也不要沉浸在愤怒中,要学会接纳和尊重自己的情绪,即使对爸爸妈妈生气,也不会影响他们对她的爱。

这种“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是关键。我们要坚定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用温柔的语气让他感受到,爸妈并没有因此不喜欢甚至抛弃他,而是会陪伴他一起改变,遇见更棒的自己。

 03 

糟糕的回应模式

小胖墩的母亲在管教他时,给人的感觉并不像一位成熟的母亲,更像一个闹情绪的小女孩。这也是中国式父母们的通病。

不久前,在朋友圈刷屏的“亲家,请把孩子接走吧”倒贴甩娃信息,引起了无数父母的共鸣转发。

关于陪娃写作业引发的各类段子和热点文章层出不穷,调侃减压是真,可是仔细想想,这些信息传达出来的态度,像不像一个无助的孩子在闹着引起关注、求安慰、求抱抱呢?

当我们遭遇压力时,很容易退行为小孩,因为这样可以唤起更多人的怜爱与保护,这本来是一种正当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是,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也无法自我察觉,任由自己倒退为“另一个孩子”,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对父母自己来说,将无力掌控事件的发展。孩子们的感觉都是非常敏锐的,当他们察觉到你是在闹情绪时,你的权威将大打折扣。

比如,当你劝孩子吃饭,他怎么也不肯吃,这个时候你也有情绪了,带着一点嗔怪的语气说:“宝宝你再不吃饭,妈妈可就生气了!”

可是,孩子多聪明呢,他从你的眼角眉梢发现:哦!原来妈妈也会跟我一样撒娇啊!幼稚!于是,他继续蹦蹦跳跳玩去了,留下你干瞪眼生闷气。

而对孩子来说,最严重的情况是,可能会因为遭受到父母的情绪暴力而导致人格缺陷。

回到小胖墩的故事。

孩子们对父母的爱都是纯净无瑕的。小胖墩在被妈妈一路数落、甚至扬言要抛弃他的情况之下,依然对妈妈充满了保护欲,这种天然的爱让在场的很多人动容。

然而,他的母亲却给了他最糟糕的回应,不但没有好好接住这份爱,反而将自己的情绪全部投射到他身上,当众给了小胖墩一顿指责和羞辱。

对于没有回应的爱,小胖墩会心生失落;而对于充满情绪暴力的回应,他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丧失表达爱的能力。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避免给孩子糟糕回应的基础。只有当我们在孩子们面前自如地展示出成熟、理性的一面时,才可能抱持住孩子的情绪,并给予温柔而有效的回应;也才可以控制住局面,引导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愿天下父母都能绕开这三个致命的盲区,陪伴孩子解锁更加快乐的成长之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