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家庭的觉醒》读书笔记-1
“自我”是真实的自己吗?还是思维意识中的一个防护外壳?
“自我”意识会让我们产生哪些行为表达?进而如何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家庭的觉醒》1-9页阅读,学习到1个名词,捕捉到3点共鸣,理解到1项感悟:
一、“自我”
1、概念:不是真实的自我,是思维意识中非理性的一面,一种习惯性的出于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痛苦的生活应激反应,由情绪掌控,是自己塑造的一个保护外壳。
2、根源:根植于恐惧,即惧怕受伤害、应付不来或者不被认可等对自己不利的人或情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6fb06b09c3cafed8.png)
3、发展:精神上的绝望(无论如何改变不了相对方或所处情势)放大且助长了“自我”意识的发展,让我们迫切塑造一个能够迎合情势、引发关注的“自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4adfdc30470294e9.png)
4、不利后果:
(1)对本人:“自我”产生的本源是保护自己,但实际上最终化为把我们与痛苦捆绑在一起的锁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1cb4176f03560b16.png)
(2)对他人(主要是孩子):首先会扰乱孩子正常成长节奏引起的思维变化;二是在孩子生活困顿期,我们不能给孩子提供真正的支持和帮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2dc619a541e5be44.png)
二、3点共鸣
1、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平和关爱:大概12岁以后,孩子会经历难以理解的情绪大爆发,家长要以一种和平和关爱的方式来交流,这正是青春期孩子所需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0149c2acc059c6f0.png)
2、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亲子矛盾中,家长都会有控制不住宣泄情绪的时候,如何挽救已经爆发的场面,家长可以先一步承认自己未控制好情绪的过失,引导孩子也反省自己的言辞过激,退一步更利于解决矛盾,而非激化矛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c53a2cb2eb2d8bd6.png)
3、亲子关系是相互成长:生儿育女对我们自身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我们到抚育孩子长大的同时,孩子的各种情绪行为反馈也是我们行为意识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透过这面镜子来对自己查缺补漏,相互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954/f06809f2ad7dde03.png)
三、感悟
善与恶亘古恒在,每个人的环境都是为各自的成长和发展而设定的;
不论面对何种人或事,当尽力驱散心中的恐惧、不安甚至绝望,接受并理解现实,区别“自我”和“真我”,端正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既然没法选择人生的剧本,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助自己和孩子把自己手里的剧本尽兴表演好?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欢迎共读的书友分享收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