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谈写作

时光和孩子,是每个好故事的灵魂

2017-12-10  本文已影响189人  67f554e32bbd

请记住我

虽然我要去远方

请记住我

当听见吉他的悲伤

这就是我跟你在一起

唯一的凭据

直到我再次拥抱你

——《寻梦环游记》

镇长苗大叔 | 文

图侵删,文图无关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大鹏执导的《缝纫机乐队》,另一部是李&阿执导的《寻梦环游记》。

两部电影都很好看,第一部让我笑惨了,另一部把我哭抽了。

感叹之余,我在想,为什么这样的片子能够深深地感染我呢,作为一个业余N次方的故事作者,我们该从中获取到什么心得呢?

看完《寻梦环游记》,我问儿子:你感觉怎么样?

六岁的孩子却说:看得让人伤心。

我问:为什么会伤心呢?你整场不都是在那笑吗?

儿子说:笑的是动画,伤心的是可可啊。

可可,就是那个从头到尾都在喊“爸爸”的老太太,她努力地活下来,就是为了那段思念父亲的不能释怀的记忆能够得到妥善的留存。

我想,孩子之所以伤心,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一种小小的无奈,就是知道了人不得不变老,不得不面对亲人的离去,不得不承受一段时光的流逝。以前告诉他,我们将来都会离开他。他不是太明白,这次他可能真的懂了。

我继续问儿子:还有什么体会呢?

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要相信家人,为了家人。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电影,谁会相信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讲出这么动听的哲言呢?

然而,这就是打动孩子最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对,就是打动!当一部好电影,因为一个好故事而打动观众时,它最好能打动一个孩子,我相信这种打动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每次看其他的电影,孩子都知道我和妈妈泪点比较低,他总是会在最感人的情节时非常惹人讨厌地转过头看着我们潸然的眼睛,然后调皮地说:“哈哈,你们没出息,又哭了!”

然而,《寻梦环游记》却让一个六岁的孩子也落泪了,这次是轮到我转身逗他,我悄悄问他:你怎么不吃爆米花了?他说:你讨厌!

按理说,让一个孩子流泪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抢走他一个玩具,或者骗他说今天不能再看动画片了等等……总之有太多办法可以让泪点不高的孩子落泪。

可是,因感动让孩子流泪,却没那么容易,特别是来自一部电影,一个故事。

走出影院,我继续和儿子聊天。

我问:如果电影里没有孩子,不是小米格,而是大米格,你会伤心,或掉眼泪吗?

孩子摇摇头:不会啊,里面那个小孩儿米格,我觉得看电影时我就是他。

童言最纯真,回到家,儿子就翻出了尤克里里开始弹奏起来,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被这个故事感染了。

一部好电影,一个好故事,最好能跟时光的变迁与童年的难忘扯上关系,这很容易打动受众,轻松产生共鸣,获得最好的视听。

当幼小的可可坐在床上,摇晃着小腿,用心地听父亲埃克托演奏吉他,当年迈的不能说话的可可坐在轮椅上,眯缝着眼,在小米格的吉他声中“剥茧抽丝”,寻觅到爸爸的味道,她的弥留变成了健谈,这样跨越时空的转换,这种感动人心的场面,谁的内心不会被震撼呢?

同样的“规律”,也发生在电影《缝纫机乐队》里。虽然这部电影依然暴露着青年导演大鹏控场格局有限,但比《煎饼侠》更加熟稔,更加有情怀。至少,这部片子让笔者对现实的残酷和追求梦想的艰辛感同身受。

电影巧妙地讲述了把乐队精神贯穿胡亮童年到成年的全过程。老乐队的一个小吊坠标志让少年的胡亮一直坚持着梦想,直到最终它传承给了乐队的键盘手——一个叫希希的小女孩。

正是因为这个童年的梦想,梦想的童年,让本来略显单薄的剧情更加的鲜活有力。让沾染着音乐时代气息和发展变迁味道的小地方,吹奏着有故事的大情调。

成年的胡亮,那么邋遢和不安分,不好好在他的“摇滚王子修车厂”做修理工,偏偏把不能当饭吃的摇滚乐队当成生命之锲而不舍的最爱,反映了以梦想为主旋律的无奈小人物在不惧命运安排、不忘初心中的大情怀。

这样一个用童年和时光编织而成的喜剧故事电影,观众没有拒绝的原因。现实往往不过如此,没人会拒绝给一个孩子表现的机会,如果表演本身就不错,有孩子比没孩子更加让人产生亲切感和融入感。

相同的,成年人不会热衷于抢一个孩子的棒棒糖。好电影,好故事,不会轻易拒绝一个孩子的加入,不会放弃一个来自孩子亲口的讲述。

时光和孩子,是每个好故事的灵魂。正如我们都来自于那个遥不可及的童年,再无回去的可能,每一个打动人心的时刻,都不在未来,而是在那些不经意间就流失的宝贵过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