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

2023-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西岩耕夫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762:

宜阳县董王庄乡小学

一粘枕头叫做梦,梦境逼真,让人堪忧。昨晚梦到了一个大学,讲了抽象一课。

抽象是人的基本思维方式。生活的事情在人的头脑中投下印象,往往是事无巨佃,百象俱全。存在即真理,其中的每一个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必然理由。抽象首先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指向于生活形象的某一个方面,去掉与这一目的关系不大的事项,保留主要的内容,形成较为纯粹的认识,抽出的像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但是更加的纯粹简单。这对行动而言是有利的,可以更有效的采取行动,获得更直接的结果。牵扯过多,行动不力,必然一败涂地。抽象的本质也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但和生活的原汁原味相比,其走的已经太远了。

学会抽象是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能力。

在课堂上教学,就是不断教给学生出现的知识。就是说一个方法,一个步骤,一个要素,其背后往往是抽象思考的结果。

教学的策略,以及对整个学校教学的认识,同样是不断抽象的结果。

比如对核心基本功的认知,就是一个不断抽象的结果。没有思考,没有经过深入的实践。无论如何也形不成这样的认知,只能迷于忙乱之中,烟雾蒙蒙而己,徒浪费时间与生命。

所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写作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教学这件事情认识的不断的抽象,认识更加纯粹,不断趋向于事情本相。

古人的诗歌喜欢首先把自己置于一个形象的大空间之中,然后找到自己需要抽家的部分进行点化。

书法也是如此。在纷繁复杂的笔法中、结构中找到固定的需要抽象的部分。形成稳定的书写系统。

抽象是生活的一般规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