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的课呀,怎么下料才有味

2022-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时喜梅

【励志语分享】正如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纹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当你羡慕别人时,不妨收回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生活。

今天教研,我提到了最近上课的状态。特别是讲故事,老一套:读诗意——品诗句——悟情感。

学生说,老师讲,形式单一,很少让生真正在诗歌里穿梭,与作者共鸣。

怎么办?无果。

兴趣,互动,思维推进。

今天我试着这样操作:

一、了解诗歌类型

由预习提示入手:本课所选的诗歌类多样,有古乐府、歌行、律诗,还有词和曲 ,朗读课文,体会他们的不同特点。

诗歌的这几种类型 ,学生以前都学过,只是没有区分而已。我从提问开始,把以前学过的古诗拉进以上五个群中,不要进错群哟!

这样学生有了兴致。然后顺势说出古体诗,近体诗的分类。

二、走进《十五从军征》。

1.因没有预习,以这样的形式完成

借助学案知识链接内容,了解写作背景;借课下注释朗读,并理解诗意。是自学活动,但让学生得动起来。

2.朗读,读出诗意。

讲故事,抓住主人公回乡经历和情感变化,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里试着加进去。

人物在学生的故事中活了,情感有了,达到诗歌内容,主人公,读者共鸣。

3.品析诗句。

抓重点,本首乐府诗,来突出当时封建兵役制度极端不合理,也体现战争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怎么体现出来的?

这一句既有对内容的理解,又有写法,主问题提纲挈领。让学生有抓手。

4.总结。本首诗主题。

板块式教学,要设计活动,主问题引领。

要想课堂不乏味,就得想办法下料。佐料有了,课自然就有味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