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二)
陆春祥《印加帝国陨落的隐喻》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印加帝国的扩张史和衰败史,同时也从冒险家皮萨罗的角度叙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征服史和掠夺史,脉络非常清晰。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印加帝国的末日》(麦夸里)的读书笔记,有转述,有联想,有思考,有与中国历史横向的比较,有实实在在的归纳和结论。很喜欢作者的一个比喻,地图上的秘鲁很像是一个“被咬过的马铃薯”。
红孩《沱沱河之夜》写作者和军旅女作家小唐的一段难忘的共同经历,年代被打上了马赛克,但具体的感受却清晰如昨,一路上的景色倒是其次,因为一路上都是高原反应,作者侧重写男女之间的那种信任和依赖,还有说不出的尴尬。可是如果删去那些所谓少儿不宜的细节描写,那么这篇散文将会失色很多。
杨方《普明寺赏梅图》把我给惊艳到了,这才是值得欣赏的美文,这才是值得品味的作品。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竟无所措手足。第三段介绍同游的几个伙伴,用的是诗化的文言,不引了吧。且零零碎碎掇拾几片碎屑,“梅影动,疑是穿了僧衣的苏曼殊拂袖而过”,“寺庙里的梅,在经声里怀上佛胎”,“他们用意识形态看梅,用形而上看梅,却很少用意识流看梅”,“琴音中有梅施施然落在他的肩头”。以上引述的还只是散文第一节的碎片。第二节写狗和鸟赏梅别有情趣,写出家人和在家人在梅树下喝茶禅味盎然。第三节写放生和明修师傅,再联想到苏曼殊和仓央嘉措。第四节由梅树开不同颜色的花联想到苹果树结青苹果和红苹果,联想到人妖。作者写小说,也写诗,《普明寺赏梅图》有小说的敏感,有诗的浪漫。作者把她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悟到的给画出来了,好一幅《普明寺赏梅图》!
李一鸣《每逢暮雨倍思卿》先以李白、韩愈和柳宗元为引,然后一直写苏东坡的贬谪生活,以贬为隐,写他的豁达大度,重点写惠州三年,写朝云的陪伴。直到最后才点出东坡先生。构思巧,不枝不蔓,主题鲜明。
(2022.7.25.10:09.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