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年的记忆
乡情散文:年的记忆
文字丨司马喆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电视里熟悉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娓娓道来,一下子把我拉进了时光隧道,那些年关于过年的热闹、春节的喜庆、新年的美好全都涌上脑海。
要说这些年还能找到一点年的味道,那无疑就是对春节联欢晚会那一点期待了。那些春晚流传的《难忘今宵》、《我的中国心》、《相约一九九八》等一系列经典歌曲,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音乐响起,我们就能重温过年的喜悦,和团圆的感动,但好像年味,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小时候的我是很盼望和很喜欢过年的,在寒假中的我们真的是无忧无虑啊,父母的忙碌与操心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只管尽兴地从家里玩到家外再从家外玩到家里,每天那真是累并快乐着。
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孩子们兴高采烈,各家各户紧张的购置年货的景象出现时,那就意味着年,要来了。
腊月二十四,全家就开始大扫除,屋里屋外扫的扫、擦的擦、洗的洗、丢的丢。
腊月二十六,蒸馒头。一家老小、乡里乡亲一起亲手包包子、蒸馒头,炒花生……我们就在旁边给妈妈打下手,想吃随手就拿。
年饭最讲究,菜的花样最多,量也多,因为一定要“年年有余”(鸡、鱼是一定少不了的)。到了除夕那天,爸爸妈妈一早起来就开始忙活年夜饭,杀鸡、宰鸭、烧鱼、包饺子……走哪都是一股香喷喷的菜肴香,到了下午三、四点总算开饭啦。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慢慢的品着美食,喝上两杯,感慨于一年来的付出与收获,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之后,大人们都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春晚,嘻嘻哈哈、开开心心,而小朋友们三五成群相约在屋外空旷的地方放烟花、燃鞭炮,火树银花不夜天。小孩子们拿着5角一支的烟花,狂乱飞舞,不亦乐乎,笑语声夹杂着烟花炮竹声,此起彼伏。当春晚的主持人开始倒计时,屋外的炮仗声那就一个轰动,霹雳吧啦声在电闪雷鸣的火光中绽放。慢慢的,随着《难忘今宵》歌曲的唱响,世界又开始安静了下来,新的一年,来到了。
大年初一一早,早早的就被爸妈从被窝里拽起来,吃过饺子、穿新衣,拎着大包小包,去给长辈们拜年。
大人们就会夸我们的新衣服好看,会称赞我们懂事、读书棒,会问问我们年夜饭都吃了什么菜,家里年过得是否热闹。在那一刻,我觉得亲情是那么温柔,那么亲切,那么美好。拜完年爸爸会带去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方,看舞龙、舞狮,还不忘拍上一张全家福作纪念。
大年初二,走门串户,见谁都道一声:“新年好”,左一个恭喜发财,右一个万事如意,回来的时候口袋鼓鼓囊囊的。塞满了花生、爆米花、大白兔糖等,当然也少不了压岁钱。得来的压岁钱,妈妈总说:先替你们“存”着,等到长大的时候再还给你,真等我长大了之后,妈妈又告诉我:你小时候“攒”下来的红包都给你交学费了,这大概是童年最大的期待以及成年收到的最假的谎言吧。
大年初三,最开心了,我们有初三不出门,出门需留宿的民俗。所以叔叔婶婶、姨妈舅舅来拜年都会留宿一晚,家里会有好多好吃的和压岁钱,大人们磕着瓜子聊着天,聊一年到头的收获,聊最近发生的很有趣的事情,天南海北地聊,不管是什么话题,都能够聊得很开心。而我们能和好久不见的表兄弟、表姐妹一块玩,捉迷藏、跳房子、扔沙包、玩石子……那叫一个开心那。
大概到初六左右拜年全部结束,因为大人们要上班了,所以年味也就一天天淡了下来,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会再来一个小高潮。
年从饭桌开始,也从饭桌结束,元宵节的时候,丰盛的晚餐一样是少不了的,但又有所不同。家家户户元宵都要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大人们为了孩子吃多两个汤圆,在包汤圆的时候就往里裹上切半的红枣,谁能吃到红枣就能得一个小红包,还小的我们就为了吃那颗枣,沉浸在欢声笑语的汤圆宴中。
从前没有手机没有WIFI,但日子却过得非常的简单和开心,怀念那些年,那份浓浓的年味儿。
时代的演进、生活的变革,终有一天春节会淡化为日历上一个寻常的符号。但是,只要不变的时节如期而至,新年,就依然会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浓墨重彩地绽放。这是民间延续了千百年的温暖馨香,是人间最朴素而隆重的烟火气息。
春节就要到了,离离在这祝愿大家:牛年说的都是牛话、办的都是牛事、进的都是牛市、发的都是牛财、走的都是牛路、开的都是牛车、交的都是牛友、碰的都是牛运,总之牛转钱坤,2021你最牛。
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