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徒手攀岩》

2021-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唐斩2086

周末三刷了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徒手攀岩》,看完之后,依旧震撼。

故事的主人公Alex,从小热爱攀岩,在经过长达8年的准备之后,于2017年6月3日无辅助徒手攀上美国优山美地国家公园3000多英尺(约975米)高的酋长岩(El Capitan),成为史上第一位成功征服这块被称为“攀岩界的珠穆朗玛”的人。徒手攀岩绝对是“极限运动中的极限运动”,容错率为零,踏错一步就可能粉身碎骨,真正的“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在这种风险系数下还能挑战成功的人,不论是勇气还是毅力,真的都非常令人钦佩。

虽然是从事对体能要求极高的极限运动,但Alex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很难想象他瘦弱的身体里究竟隐藏着怎样巨大的能量。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在NBA赛场上,有能力在关键比赛的最后一刻投出绝杀制胜球的人,一定要有一颗异于凡人的“大心脏”,要知道输了比赛可不会送命。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真是让我们普通人望尘莫及。有趣的是,片中他的朋友还真领着他去做了一次大脑检测,最终结果显示,他大脑中的杏仁核还真的异于常人,它必须要接收到比普通人强度更高的刺激才会引起相应的波动。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当普通人已经表现出剧烈的情绪反应时,他可以做到真正的波澜不惊。这是否恰好证明极限运动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了的?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Alex终于完成挑战以后,同伴问他接下来准备干什么,他的回答不是去庆祝一下,不是好好休息,而是继续训练!于是当天下午他就在自己的住处——一台旅行车里——练起了手指悬挂!这样的自律程度简直令人惊叹。

除了实实在在的钦佩,我对极限运动也有了些别的思考。完成壮举以后的Alex当然是非常高兴和满足的,不过根据我对人性的了解,我相信这种快乐很快就会过去,很快他就需要新的“刺激”才能感到满足,所以像他这种视攀岩为生命的人肯定会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然和自我的极限。在此过程中,他极有可能会像影片中提到的许多徒手攀岩前辈一样,在最后一次攀岩过程中坠落殒命。小概率事件虽然不常发生,但如果总是在危险边缘试探,那么它的出现就几乎是一定的。真到了那时候,虽然对他来说也许不过是求仁得仁,但作为旁人的我们却不能不为此感到心痛和惋惜。

虽然“征服自然”、“战胜自我”和“实现人生价值”这写词汇听起来都非常高大上,但对于我们这些“非极限运动爱好者”来说,我依然很难理解他们为何非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这些挑战,就像我也不能完全理解主人公的母亲即使非常担心儿子的生命安全,却仍然义无反顾地支持他的人生选择,只因为“这是他的人生”。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是天生的“风险厌恶者”吧,我这一生可能永远都不敢把自己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即使因此被嘲笑为懦弱、胆怯和无能,也不能。在我的价值序列里,没有什么“热爱”可以让我连生命都不顾。

不过我在观影过程中还是无意中联想到了一个场景:倘若将来我有了孩子,而他(她)就如Alex一样视徒手攀岩这种极限运动如生命和存在的价值,那我到底要不要支持他(她)呢?支持,意味着我正在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推入了不可预料的险地;反对,意味着我可能终生要背负不理解他(她)的标签。除了“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种无关痛痒的表态,我想我暂时还找不到更好的应对之策。也许到那时我也只能希望自己也能像Alex的母亲一样告诉他:你可以去做,但当你每次去做的时候,请一定一定不要让我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