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悟阶段的修持(2)
二、初悟阶段修炼特点
初悟阶段的修炼,目的有两项:一是充实心体,一是加强心之知用对心体自身的认知。未见心体之前,心之知用趋向认知心体以外的各层面事物,心之体亦随之散于外难于“收敛”,而损耗于不知不觉中。悟前修炼,一方面养气以养心,使心充足,增强生机。二是心知指向改变其外在性习惯,而有心体显露的认知。故此后的练功特点,一言以蔽之,专一于心体。这又需要有一思想基础,即在认识上要明确,所见之心体,虽隐约依稀,但它是圣修所成之圣的根本属性,它是真正的“圣胎”、“幼芽”,得之应生起如获至宝的喜悦心情;同时,内心中还会产生另一与之俱来的心态,即变初悟之前对圣修理论性依赖为真实性感受的认知,对心体存在的疑问,得到了真正的解答,形成正(证)信,从而对初见的心体产生无比珍视、无比爱护的真挚情感,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婴儿那样关照对心体的修炼:把全部精力用在专注于显露之心体。所谓“一觑睹定”就心不旁顾,“如猫捕鼠”、“如鸡孵卵”,精神稍有分散,马上警觉,收回,注意心体。
对此阶段的修炼,
罗洪先说: “自朝至暮,不漫不执,无一刻之暇,而时时睹体,是之谓实。”
王时槐说: 默守此件,专注凝定,即是持守;持守入微,不涉造作,即是默识。
郝敬提醒说: 性体呈现,非可强制也……呈现之时,觉神气舒畅……呈现多时,便是长进,呈现少时,更须培养。
陆约庵说得具体些: 初存此心最难,十分着意方可。才一懈,便已驰去,故曰操则存,舍则亡。吾人识此,须发一大狠,照破前后,将这个念头提定,时刻莫忘。先儒所谓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如领婴儿入市,一步一顾;又谓如猫捕鼠,一眼望着他,一耳听着他,俱可谓善于形容。
陆氏之说,既可用于悟前,更适用于初悟之修。
罗洪先、李二曲特别提醒不能急于求成。
罗氏说: 一触物便收回,愈久渐渐成熟,如此工夫,不知用多少日子,方有定贴处,功夫纯熟,只在常明少昏,到得成气。
二曲说: 一时之清明无物,便是一时之仁体呈露。趁此一时之清明,延之时时皆然,积时成日,积日成月,积月成年,绵绵密密,浑然罔间,彻始彻终,表里湛莹。
总之,这一时段的修炼,工夫与心体的悟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高攀龙说: 欲修者,正须求此体;欲悟者,正须求工夫。无本体无工夫,无工夫无本体。
(待续)
注:摘自《传统修身法理》第360-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