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私链,公链,联盟链之我见

2018-04-01  本文已影响869人  流芳不待人

区块链解决的是信任问题。因此私链根本就是伪命题。而公链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数据冗余的问题,联盟链只解决组织间信任问题的先天局限性,注定了应用场景并不广泛。

区块链的概念:

私链

有个区块链专业的博士给区块链下定义中,其中之一的特性就是去中心。无中心也好,多中心也罢,总归不只一个中心。所以私链根本不算区块链。

一个仅属于一个组织的区块链,再怎么分布式,写操作的权限还是牢牢把控在该组织手里。

或许可以用上区块链的数据,但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更合适,也更好用。

私链纯粹属于强上链。

联盟链

联盟链是由几个组织共同维护,或组织间使用解决组织间信任关系。

这种链已经有了落地的项目:马士基和IBM推出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行业级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

这个应用涉及到的规则普适性低,不能普遍应用,而且商业数据保密性高,势必不能全网公开。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以此类应用场景,打造一个平台,也未必不可。

而且联盟链进一步可以做成对外开放使用,但不开放维护的链。也很有想象空间。

公链

公链是指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所有人共同维护的链。

以太坊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3月已经160G了。曾经尝试运行一个full node,结果数据同步了一周都没有完。如果要做一个公链,数据量是迈不过的一个坎。

然而公链的参与者是不可少的,参与的人越多,相对来说越能保证安全。

参与人数如此之多,势必要有健全的共识机制来保证写权限的公正。目前看似最傻瓜最低级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恰恰是唯一能保证足够公平的方式。

基于权益的证明(POS)机制更像是赤裸裸地宣言:资本就是话语权!

像EOS提出的全球21个超级节点,其实已经不算公链了。不过是联盟链:其他参与者是用户,21个超级节点才是统治者。

公链应用场景

积分token化

目前公链应用最广的估计就是积分token化。这个从经济学、心理学上比较讲得通:本来的积分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在币市一片大好的行情下,手里的token就不只是积分,而是升值和暴富的希望了。

溯源和证明

这个确实是区块链上极佳的应用场景,也很有想象空间。但数字化唯一化的问题很难解决。

之前有人提出红酒溯源。然而二维码或者编号随处可贴,机制不好设计。

还有古董溯源,食品溯源,都无法保证上链的数据和真实的物品一一对应,所以也未见成果。

游戏

这个真实始料未及的应用场景。一个有255种特征的图像居然也有人炒,还炒得以太坊网络堵塞。详情
日新月异的世界越来越多不可以常理度之的事了。

说这个没有用吧,QQ宠物和QQ秀也赚了不少钱。

说这个有用吧,实在是没什么用……

其他想法

关于代币

中本聪最初希望比特币可用成为支付货币。可是代币是不可能的,代替什么都不可能代替货币。

货币,特别是信用货币,从一开始就有权利介入

货币就是权利和政治的化身,因此只能属于国家。但凡有一丝一毫胆敢威胁到国家权利,必定迅速被消灭。

去中心

去中心被一炒再炒,可是所谓的中心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为什么那么希望去中心?

希望程序掌握铸币权永不增发?上面讲了,这注定行不通的。
希望自由交易隐姓埋名不过银行?那么就相当于放弃了维权和保障。

所谓的中心和限制更是为了保证大多数人和大多数情况的自由。

更何况区块链的去中心,更像是乌托邦:全球的挖矿算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全球的币集中在少数人手上,甚至区块链上的舆论也由少数人来控制,这些人是新生的中心,他们要钱有钱,要币有币,甚至还有“各路消息”,这是理想的去中心吗?这只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一例佐证而已。利益让聪明人,有本事的人成为了币圈的中心。这世界,永远是聪明人统治普通人,无论闹几次革命都一样。

关于炒币

发币的人把大家当傻子,但是大家未必就是傻子。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个接盘游戏,只是自信总有新人入场,最后接盘的不是自己而已。

然而无论如何,炒币都是生态链最卑微的一节,死去活来说的就是这样的群体吧。做不了交易所,发不了私募,哪怕去参加别人的私募,去搬砖套利的都比这个强。

原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