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立长立贤论
2020-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忘忧草思无邪
议立长立贤论
.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虽不是最科学,却也是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长幼之序一目了然,但贤与不贤却是个很难判定的标准。论语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诗曰,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大家都说贤也不代表真贤,大家都说不贤也有可能贤。只有面临诱惑和选择或危机重要关头才能真实反应。从佛法角度,发心最重要。但好的发心不一定代表有好的结果。况且,同一件事,对一部分人有利,这一部分人便认为贤。对另一部分人有害,则认为不贤。然而,又是同一件事,在当时有害,于后世却有功。在当时有功于社稷,却不想又遗害于万年。又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人皆有贤与不贤处。人人皆有擅长或不擅长的地方。所谓贤与不贤其实是立场,角度不同。与佛法看发心不同,世间人只看结果。但是初心才最能决定结果。而做为统治者最重要的是识人之明,察万物之明而物尽其用。观察,了解每个人并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发挥他们的优点。因此,弃长幼之序而立″贤″,会使国家更乱。有才有能之人必然自傲,不甘人下。所以此人并非真贤,有才无德,以下犯上才是国之大忧。若庶子真贤,便不会以一人之私而不顾天下苍生性命,长幼尊卑秩序,做出反叛之事。而是以己之能,扶佐兄长。但圣人,贤人不是天生的。是教育,成长起来的。言传身教最为重要。所以,除了培养治国涛略,纵横帝王之术,等等之外,还应加强德育与仁教。以仁义教之,法制束之,以身效之,王霸之道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