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及发展

惠州应对广深大“虹吸”,教育超车可助力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1人  大道求异

01 

篇《管窥惠州之一:“融入广深港一小时生活圈”的“虹吸”利空不能忽视》说了,惠州交通大发展后,可能面临广州、深圳更强劲的“虹吸”。

正所谓机遇即挑战。

如何应对“虹吸”挑战,这是一篇涵盖全面的大文章,既非外行能操刀,也非一人之力。

但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就从“人”的角度出出主意,愿有所裨益。

老话说得好:“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对城市来说,人才更是其发展的核心资源。

去年以来,各大城市方兴未艾的“抢人”大战就是最好的注脚。

特别是对于惠州,在交通大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建设“硬实力”的稳步提升是可以预期的,此时更加需要来自人口质量提高的“软实力”补充。

只有软硬两方面的齐头并进,才能丰富惠州原有的阶层结构,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但要惠州与广州、深圳去拼人才的发展空间,正如《隆中对》所说“此诚不可与争锋也”。

好在人的需求是多维的,也不只是谋“发展”,他也有家人,他也要生活。

惠州完全可以采取迂回策略,从人才的其他需求着手,比如教育。

02 

中产家庭有需求

虽然很残酷,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当下生动的阶层教育画像就是: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越来越多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技工学校,学门手艺和技术;

上层的精英家庭基本不玩中国高考游戏,也看不上国内质量越来越差的本科教育。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择每年学费高达数十万的国际学校,高中甚至初中就到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对教育最抓狂和焦虑的,当属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他们的孩子输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学,他们的社会流动轨迹就将滑向底层。

某种程度上讲,教育就是当下中产家长的命门。

这也给“抢人”思路一个启发,抓好了教育,就抓住了中产。

事实上,对于惠州而言,上层精英人才是“抢”而不能得,底层人力资源是不“抢”也够用,真正需要“抢”而又能“抢到”的还是中层人才。

因此,从教育上发力,是惠州“抢人”的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03 

惠州现状有空间

不讳言地说,中产关注的教育,其实就是功利性的高考升学,与所谓的素质教育关系不大。

惠州的高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我以2016年的数据为蓝本(2017年以后政府已经不公布相关数据,之前年份的数据大同小异),选取了中产家长最关注的指标——重本率来分析

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6年高考重本率与人均GDP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考成绩其实折射了一个地区教育和社会发展情况,基本的格局就是:高考排名与人均GDP排名大致对应。

比如,惠州是人均GDP排7,重本率排8,负差额1位(2015年,惠州重本率排9)。

当然到具体地市,数据还是存在偏差的,个别偏差还比较大。

正面最耀眼的例子是汕头(人均GDP排15、重本率排7、正差额8位)。

其次,是潮州(人均GDP排16、重本率排10)、揭阳(人均GDP排17、重本率排11)、梅州(人均GDP排21、重本率排15),三市正差额均是6位。

而反面最典型的例子是茂名(人均GDP排11、重本率排18、负差额7位)。

其次,是阳江(人均GDP排8、重本率排14)、湛江(人均GDP排13、重本率排19),两市负差额均是6位。

而惠州,算得上中规中矩。

对照正反两方面例子,惠州正如逆水行舟,一懈怠就会掉队,加把油也能列入第一梯队,具体是看惠州怎么抓了。

其实,人均GDP排名与惠州相近的中山(人均GDP排5、重本率排1),已经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如果从另一个侧面——名校来看,惠州差距更明显。

2016年高考,省重本率超过75%的高中,广州(9所)、深圳(5所)、佛山(5所)、汕头(2所),珠海、中山、东莞(各1所),惠州一所都没有!

我们自己引以为傲的惠州一中,原来还排不上号!

即使突破1所,对惠州教育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都是不可忽视的。

这就是惠州的现状,应该说以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作支撑,教育超车是有足够空间的。

04

深圳路径可借鉴

在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积淀的系统工程。对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的确如此,但如果只是应试教育,那情况可能不一样。

我们在身边找到一个生活的例子——深圳。

当然,深圳与惠州不属同一能级,但它与广州是同等能级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2016年广州、深圳两市的高考数据。

广州一本上线率22.22%(2015年19.38%),二本上线率63.47%(2015年61.03%);

深圳一本上线率24.3%(2015年为20.1%),二本上线率59.5%(2015年55%))。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广州、深圳孰强熟弱可能还不好说,但两者同属一层面、相差无几是确定无疑的。

对深圳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了。

要知道,深圳这座城市从本源上,是一个开发区或者说是一个工业园,科教文卫的底子比全国任何一个省城都要差。

十多年前,深圳的基础教育水平就与一个普通地级市差不多。

但现在的深圳,至少在高考成绩、出国留学等指标上,堪称进步神速,当年遥不可及的广州已经触手可及。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那就是应试教育可能并不需要太长时间的沉淀,只要生源好、政府肯投入,是可以快速补齐短板的。

在高考这个公平制度下,谁效率高,谁就在这个规则下占优。

即使缺乏特区的资源,这样的路径,谁说惠州不可以借鉴呢?

希望惠州的教育早日发力,成为一张亮眼名片,持续为建设一流城市添砖加瓦,聚集人气!

【微信公众号:大道求异,ID:dadaoqy】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