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学生竟然喜欢上了一个傻姑娘
这个姑娘来自青岛,姑且叫她小管吧。
她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她只是一个热心公益的小姑娘,却在用她的方式关心着我们的学生。
这个姑娘不是一般的傻,她把每一次收集的旧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打包好,自掏腰包把衣物邮寄到我们学校。这件事写着挺容易的,但实际做起来却是麻烦不少。刚开始通过号召身边朋友分散邮寄,每一次都需要担负一些额外的快递费用,这样的话已明显背离了发起爱心善举的初衷。
所以,后来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收集旧衣物,然后由她整理后统一邮寄,她只想着尽可能降低别人的承担能力,却不知道她邮寄的是满满的一大包,快递费用怎能少得了。在这件事上,她的心里总是时刻体谅着别人的难处。
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专注的做过一件事,还是一位未曾谋面的刚工作不久的姑娘。我不知道她是怎样让自己下定决心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让自己始终坚信,我们的学生确实是需要一些替换的衣物,难道仅从《星月社》推送的文章中就推测出学生的困境?
如果是这样,她不是一般的傻。
我从不轻易在文章中透漏学生的家境,只想他们有尊严的活着,尽管普遍贫穷却不想他们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靠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浑噩心态过日子。
人要懂得感恩,才知生存的可贵。
不管是一件衣服,一个书包、一次微心愿,我们作为老师,都会时刻告诉他们,这不是你们贫困户的背景让你们受益,而是因为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让乡村教育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我想小管姑娘之所以把旧衣物洗的干干净净,是想让受资助的学生体体面面地做人。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难道真的是知识吗?要知道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榜上有名,学生的身份总要止步于某一个阶段。学习,真正学的是做人的道理。拥有良好的品行,应是这辈子不可多得的财富,它必定会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归根到底,就是培养我们学生的“傻劲”。
什么是傻?就是去专注做一件好事,不受外界侵扰;就是懂得每一滴水、每一缕阳光都来之不易;就是以自己微博之力去奉献这个社会,而不是谋取私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了一个傻姑娘,这位大姐姐不光给他们带来了替换的衣物,更给他们上了一次生命教育课。
不是都以官方机构为兜底的公益活动才算慈善,爱心不分大小、无关贵贱,真正有胸怀的人不会拘泥于自己的身份;真正有爱心的人,更不会在乎他们的言行是否真的伟大。少一些套路,多一点真诚。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多做一些这样的傻事,因为这才是“育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