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一次的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赛
因为参加了世界青年学者杯赛,你觉得辩论很爽、有意思,你想加强自己的辩论能力,以利再战,于是你联系了去年哈峰认识的一位同学一起组队参赛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赛。他比你高一年级,我后来的感知是他参加是他也有兴趣这方面,他的升学顾问可能建议他以美式辩论赛的经历作为年底申请的一个点,他想再突破一下自己,而结伴一起参赛的你英文口音和感觉都不错。
他是有经验的,做了大量前期案前准备工作,你也贡献了少量论据。前一周五放学后你们花了几个小时碰头备赛。这个周五一起出发去杭州报到、参赛。
赛前,晚上,酒店里你们一项一项再过细节,感觉他有经验,很好地弥补了你在这方面的空白。他的思维较有逻辑,而你是个如假包换的水瓶,天马行空,还有不少知识空白点。找了你这么个搭档,不知他什么感受?但你们似乎很搭,有条不紊地进行得很好。
第二天参赛第一天,你们像作战伙伴,一场一场打,兴奋、紧张写在你们脸上。最终,你们一路过关斩将,闯进32强。晚上回了酒店,你们查看当天每一场裁判给你们正反方每一人的打分和点评。你的分居然比他的分还高。本来还以为你会一时反应不过来,又或天马行空地没有逻辑可言。
周日,参赛第二天,这一天只剩32强,你们的对手将更强,也意外地被准许旁听。我随你们进入16强争夺的赛场。我看见了刀光剑影,感受到了青春勃发。我不懂,貌似你们有优势,但结果很快出,你们没有进入16强被淘汰出局了!
你们俩都没有想到会是你们被淘汰,经历了短暂的难受后,评分和评判也出来了,但就是没有你们的。于是你们商量后决定一起去问评委。我是赞成你们的行为的,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这样才可以学到最有益的部分。
评委给的评判和你们自己的复盘好像是:他有一处的一个词用得不合适,造成歧义;你们的貌似准备充分实际却没抓住重点。我的脑海却反复闪现的是对方其中一个女孩的强势气场,而你们方的他感觉不温不火,似谦谦君子,但语速、语调要弱。现在看来他还是没把握辩论的精髓。感觉上海的很多男孩子都是乖小孩,缺乏一种狠劲;而这种霸气和狠劲往往你会在女孩子不经意的眼神和气质中捕捉到。而你有!你说学到很多,我完全能体会。跟不同的人、跟高手过招就是这样让人成长。
感觉他如果再打这样的比赛,需加强自己的英文综合能力、对这个游戏玩法的理解和个性上要再突破;而你英文还可以更强、知识储备要加强和逻辑方面要有更好地训练。
下午我们去看了《摔跤吧!爸爸》,去了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