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方法总结
对于公务员考试,行测可是其中的一大部分,占到公务员考试的一般分值,可见其重要程度。我从毕业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了。经过几年的练习,终于发现了行测的一些做题技巧。网上可能有好多的方法,有好多家培训机构给出的方法有时都不一样,我也认为只要掌握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了。我也是比较各种机构给出的方法,整理的一些比较简单又有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 行测
第一章 语言理解题与表达
有40道题,分值32分左右,做题时间25分钟。
需要理解与表达考察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大题型,逻辑天空和片段阅读为考察重点。逻辑填空根据上下文季节语意和辨析词语的能力。片段阅读重点考察主旨观点题,把握文段主题词和行文脉络是解答此题型的关键。语句表达重点考察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
方法技巧
宏观找对应,微观找关系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更,何况,甚至,还。
转折关系:却,但是,然而,不是 而是。
因果关系:因此,所以,由于,那么。
并列关系:分号,顿号,和。
逻辑填空考点
1.对应关系
2.语意关系
3.感情色彩
4.关联问语
5.语素拆分
6.语体风格
7.固定搭配
8词语含义
范围:实词,虚词,成语
做题思路:1.通读全文。2.找考点。3.排除选项。4.确定答案。
细节题:1.具体要素,具体的一个。2.理解全文。3.一一对应。
代词指代:1.就近指代2.逻辑原则
主旨概括,意图判断题:1.怎么找2非重点不用看,举例子,引用,原因,反证。
态度观点题:1.明确观点2.隐藏观点3.没有观点。4.杂糅观点。
语句衔接题:形式1.关联词搭配2.行文结构。内容:1.范围和话题。2.态度倾向。
语句排序:选项入手,带去验证,难易明显两级分化。思路:1.形式:关联词,时间空间。2.内容::词语间联系,范围话题一致。开头句:适合1.背景介绍。2.引用观点。不适合:反正类,补充类,结论类,指代类。
以下介绍方法应用
逻辑填空题 解释关系
方法应用:上下文呈解释说明关系,通过理解概括呼应点的句意或寻找呼应点的互解词即可得出空缺处的意思。
例如:不管是选择了安逸的工作,还是充满挑战的事业,都不能后悔,也不能抱怨,更不要动不动就( ):假如我选择了另一项工作,状况会不会更好?(词句是对空缺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逻辑关系为解释关系。理解概括此句的意思既得正确答案。)要知道,抱怨和悔恨都( ),唯一有效的行为是从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实情那一刻开始着手改变,积极地做出调整,等待下一个机会的来临。划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犹豫 无力回天
B.假想 于事无补
C.反思 徒劳无功
D.推测 无济于事
片段阅读 主题词筛选
方法应用:通过文段高频词或者关键句中的论述对象确定文段主题词,通过主题词筛选答案。
例:以推动社会进步个人民福祉为前提的的个性自由发展,就是要充分激发和释放自己的生命本能,敢于冒险和实践。【共产党宣言】讲,我们的最后的理想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些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为之奋斗的最美好的社会是一个个性自由发展的社会。(文段首先指出个性发展是要激发和释放生命本能,敢于冒险和实践。接着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话指出最后的理想所在,最后进一步解释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是个性自由发展的社会。由此可知,个性自由发展是文段的主题词)。
这段话所表达的主旨是:
A.人的个性应当自由发展。
B人要充分发挥个体的本能。
C人要冒险
D.我们要为美好社会而奋斗。
片段阅读 行文脉络分析
方法应用:通过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确定文段的重点。
例子:城市的道路是一个公共空间,当私车发展的时候,私车就把公共空间变为私有空间,这就涉及公共资源根本性质的变化。如果采取市场经济的方法,私人占有公众资源要付费,这是行得通的,目前对私车的发展要从这个思路去改革。(1.2句提出观点,第3句举例论证)在伦敦和新加坡就实行市中心收费制度,私车进入市中心后要另外付费,实际上就是利用市场控制市中心交通流量的举措。
上述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私车的发展增大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B.私车进入市中心收费可以有效控制市中心的交通流量
C.对私车占用公共资源进行收费是改善城市交通的必由之路
D.根据市场机制对占用公共资源的私车进行收费是合理的。
第二章 判断推理
40道题,32分值,做题时间25分钟。
逻辑判断部分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都有考查,必然性推理中假言命题推理和朴素逻辑是高频考点,需牢牢把握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及朴素逻辑的解题方法。可能性推理重点考查削弱型,加强型,其中已知事实得因果和已知事实推结果是削弱型,加强型的常考形式,重点把握其解题思路。图形推理中的数量关系的常考点。类比推理题目通常可以用造句排除法解题。
图形推理
首先,看图形相同:平移,翻转,旋转。图形不同,考虑数量:点,线,角,面,素,+一笔画。图形相似:遍历,加减同异。
其次,图形还是不同,考虑属性:对称,曲直,开口和封闭。
再次,考虑空间:对立面只出现一个,相邻面是什么就是什么。
类比推理
主要考查6种关系:全同,并列,包含,因果,对应,属性再+纵向考虑
造句排除法解类比推理
需要利用语感,结合生活经验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语进行造句,再将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不合适的为错误选项。
例如:口碑:票房:电影
A.质量:价格:电影
B.公平:正义:律师
C.好评:差评:服务
D.相貌:品格:性情
定义判断
10道题,主要看关键词
主体+客体+属性+目的,手段,补充。
逻辑判断
假言命题推理
推理规则:前推出后:(如果A,那么B)=(A→_→B)=(非B→_→非A)
后推前:(只有A,才B)=(B→_→A)=(非A→_→非B)
否一推一:(除非A,否则B)=(非A→_→B)=(非B→_→A)
例如:只要不起飞雾,飞机就能起飞。以下哪项正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1)如果飞机按时起飞,则一定没走起雾。(2如果飞机不按时起飞,则一顶起雾。(题干和选项出现只要就等连接词,确定考察假言命题)(3除非起雾,否则飞机按时起飞。(以真求真,确定考察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找突破口解朴素逻辑
方法应用:(1)从选项入手,将选项带入题干进行验证。(2)丛题干入手,抓特殊条件进行推理,特殊条件主要包括:出现次数最多或者最少得元素,包含情况相对确定的信息等。
例如:某公司成立了篮球,足球和乒乓球三个业余活动小组,甲乙丙均报名参加,三人在不同的小组,且每人只参加了一组。对于他们参加业余活动小组的情况,有如下三种猜测:(1)甲参加了篮球租,乙参加足球组。(2丙没参加足球组,乙参加了篮球组。(3甲没参加篮球组,乙参加了乒乓球组。(1喝3的前半句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如果上述三种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则甲乙丙分别参加的是:A乒乓球组,足球组和篮球组。B足球组,篮球组和乒乓球组。C篮球组,乒乓球组和足球组。D乒乓球组,篮球组,足球组
可能性推理之 已知事实得因果
解题思路:(1)把握题干特点(经过调查研究发展两个事实,然后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找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2)根据问法分析选项,加强方式有排除他因,解释因果。削弱方式有另有他因,因果倒置。
例如: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一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的斤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事实A是事实B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这一论证?
A.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城镇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率的提高。B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逐步与城市接轨,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C.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区,我国西部地区城镇话水平低,因此经济相对欠发达。D.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可能性推理之已知事实退出结果
(1)把握题干特点(通过描述案例,解说现象等形式呈现事实,然后预测该事实可能产生的结果),找出论据和论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论证关系。(2)根据问法分析选项:加强方式,建立事实与结果的联系。削弱方式,给出与结果相搏的依据。
例如:当获悉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时,某著名学者指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实A)。看来(看来引出结论),中国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事实B)。
以上学者所得出的结论最可能把哪项作为隐含的前提?(前提属于加强)A中国在理化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B诺贝尔奖是衡量一个国家某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C中国在数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D.诺贝尔的奖比在原则上对所有人种是公平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加强:论据→(建立关系,论据+结论)→结论(重复一遍,观点结论支持)
削弱:论据(反驳论据)→(没关系)→结论(直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