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

南北禅宗的分歧与阳明心学

2022-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晅

阳明心学中有四句偈子非常出名,可以说是心学的精髓。即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偈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各种解释也是层出不穷,看腻了地。

而今天,我却要用这偈子来讲一讲禅宗的一则旧公案。

话说禅宗自五祖弘忍圆寂后,便分裂成了南、北两派。南派以慧能禅师为宗,主张“顿悟”。曾作一偈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而北派则以神秀禅师为宗,主张“渐悟”。作偈言: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两派一个以循序渐进为旨,一个以当下顿悟为主。看起来好像顿悟比渐进更胜一筹,可是这二者真有高下之分吗?

神秀禅师曾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而慧能禅师也说过“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从这两段就能看出神秀与慧能都认为人的本性自足。那人的本性是什么?其实就是王阳明先生四句偈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自性就是无分善恶,无偏执,无物我。就是佛家说的“本来清净”。一尘不染,一念不挂,无私欲之蔽,如何不谓“清净”?

在这个大前提一致的情况下,神秀选择了用时时刻刻不断的修正自身意念、行为的方式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这就是后人所谓的“渐悟”。

而慧能则选择了“不思善,不思恶”,立时放下,一念豁达的方式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慧能的一念豁达看起来好像是“顿然领悟”(顿悟),更胜一筹。但是世俗只道是修行至此便大成、完结了,可哪个明白,顿悟之法,至此才刚开始修行!

《坛经》中记载,五祖弘忍夜授慧能衣钵,恐慧能为人所害,连夜携慧能至江口乘船渡江。当在船上五祖要摇橹时,慧能却说了这样一段话,“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这话说的明白,既然如今已得开悟,便该我自己依自性去修行了。可见慧能顿悟之法,悟后仍需勤加修持。而反观神秀,因为初时便是用功于修正言行上,所以一但开悟,反倒心行一致,圆通无碍。

这二者中南派以先明心,而后正行的方式修行。便是先求知善知恶的良知之后承继为善去恶的格物。

而北派则先正行,在不断正行的过程中体悟心性。这即是通过为善去恶的格物反观知善知恶的良知。

所以渐进、顿悟不过是尺长寸短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最终都是要用功在心与行上的。所求的不过都是知行合一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