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近中年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此一生,我为什而活?

2020-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构见
人近中年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此一生,我为什而活?

此一生,我为什么而活?

人近中年都要开始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人们常常感觉无意义,需要其他东西来填充或者说掩盖,比如忙碌、娱乐,但是夜深人静时无意义感终究是会不由得冒出来,只能再次用无聊的游戏、视频来掩盖。无意义感又默默的积淀着能量。

那么,什么是填充“无意义感”的最佳工具?

有人说,想为自己而活,但是,需要落点,才能活出“自己”。

还有人说,想要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实现的自我价值,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对自己目前选择的路,是否能通向自我价值,是不确定的。因此对未知的恐惧感,让他们不能够扎下根来去做事。

没有根的自我价值,风一吹就没了。

之前有一位朋友和我聊过,有一个选择很令她头疼!

因二胎的开放,婆婆和老公希望她能够再生个二宝,但是她在自己的店(生意不错)和生二宝之间左右为难。

工作对她来说收入不错,而且能被人尊重。

在生育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自我价值之间,她选择后两者。

我问:你怎么实现后两者?

她说:自己开店,在工作中实现。

我说:你喜欢并且乐在其中?

她说:谈不上乐,只是用心投入,虽然累但是效益不错。

我说:此一生,你真正乐在其中的事情,觉得有归属感的是什么?

她说:不确定。

经过一路聊来,我和她说道,有二宝的路,倾向于生育价值,没有二宝的路倾向于自我价值,但现在真正的麻烦是,你的自我价值并没有清晰的落点!

她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实现的自我价值是什么?

她问:怎么办?

我说:问自己,此一生,你为什么而活?

人近中年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此一生,我为什而活?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呢?

要扎根在自己真正爱的,有归属感的事业上。但并非易事。

可能有的人会问,如何验证是否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呢?

有一个指标可以参考-----我是否愿意为它舍弃我的舒适!

怎么舍弃舒适?比如说人一旦进入到舒适、安全的生活里,就会想要打破它。所以说,安全感是衡量他是否爱那件事的祭品。

不能两全!

如果穷尽一生都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注定成为一个庸碌的人。

在舒适的生活里,并没有“自我实现”这种东西。

舒适的生活指的是,结构化的外壳,保护着你,但也隔绝了你对外界的真正感知-----这种感知,最最主要的价值是未知带来的不确定和痛苦!

比如我们旅行,就是要去感受“未知”和“不确定”,但是如果全程星级酒店住着,佣人、导游环绕着,怎么能感受得到未知、痛苦呢?

自我实现,永远在悬崖边舞蹈。

换句话说,没有巨大的未知折磨心智,怎么可能会实现自我?!

如果你的生活,放眼望去进可攻退可守,怎么会有未知?

在这里并不是鼓励人们去冒险,只是说明自我实现的代价是什么?

警告:你并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轻易尝试。

如同,没有学会游泳,千万别下深水区。

但是,如果不下水,一直在岸上观望,那游泳这件事这辈子就只存在于幻想当中了!

有人会问,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不计较时间、痛苦、金钱,在经历整个过程中感受到喜悦?

自我实现,首先是能够感知到“自我”,而不是蜷缩在壳中,去假装感知。

当然也有莫大的痛苦,痛的另一面是能让你有感知的价值。

有的人会疑问,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自由和金钱的基础上,旅行也好,自我实现也罢。没自由,寸步难行,而我就是因为工作锁的死死的,咋整?

我身边有一位教练,他想去西藏旅行,只带了去的路费,他说:如果我连一口饭都挣不到,那也算是白活了这么大。

人近中年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此一生,我为什而活?

需要明白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并没有绝对的指标,它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所谓的主观的自我实现,就是类似于家长把注意力专注在孩子身上,孩子高兴,她就高兴,她的自我价值捆绑在孩子身上,孩子有出息了,她就成功了。这是纯粹的主观的,本没有好坏。

客观的自我实现,就是作为人,远方在哪里?

比如有很多人他们不满于生育,不满足于经济自由,事业成就。

他们找的不是一个暂时满足安全的容身之地,因为他们明白放在整个人类历史当中,个人及个人所处的这个时代,有很多不确定和局限性。

随便一个战争,就瓦解了。比如现在的瘟疫,不可预知,一切计划在它面前打的阵脚凌乱。

所以主观上你可以任意定论,自己的自我实现是什么,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而言,有无穷无尽的远方在等着你。

正如王凤仪说过:我即便成不了佛,也要撵上几步。

那么,此一生,你为什么而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