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我

2023-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海天相连

1925年10月20日晚上,一女学生再次来到老师的住处,两人独处时,她定了定神,握住了老师的手。此刻,她心里是没底的,对方是自己位仰慕已久的长者和师者。随之,对方回应了她,也轻柔地握住了她的手。

老师对她说:“你战胜了!”

她报以羞涩地一笑后,她成功了。

这位老师就是——鲁迅,女学生就是——许广平。他们之间的爱恋被称为“民国第一师生恋”。

许广平按当时传统来说是叛逆的一生,鲁迅先生公认为“勇士”,其实许广平何尝不是一位勇士,在民国年间,女性的命运很少有人能掌控得了,许广平是很少的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有一个原配妻子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青年男女遵照的古训,家规。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是母亲强加于他的。那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一生都没有得到过丈夫的爱情。

许广平是知道的,但是她知道自己要什么,自主追求自己的婚配。这段爱情后来被传颂出去,可是当时的男女主人公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遭受多少非议。

我们追寻许广平的一生,她能够这样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许广平出生于广州的一个士大夫家族里,说她家是名门望族也不过,她的祖父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官至浙江巡抚。家里英才辈出,家世显赫。

她一个这样家庭里的出生的女子,按一般套路走的话,培养成为一个贵小姐,将来是一个贵妇夫人。可是,从小叛逆的许小姐可不按套路走,到了缠足的年龄,坚决不缠足,任其自然成为一双大脚。到了读书识字的时候,要求像男孩子一样外出读书。幸亏她的父亲也是个开明绅士,女儿反抗了几回,也就应从了。

许小姐到了嫁娶的年龄,她的父亲为她物色了一个乡绅的儿子。那年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无需当事人同不同意的。许小姐知晓后,坚决不从,全然不顾家族的脸面,抗婚不从。中国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祝英台也是抗婚不从,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许小姐可要比祝英台硬气得多,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官府。她为自己的婚姻自主权取得了第一次的胜利。

在1922年,许广平考入了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她在这儿遇到了鲁迅先生。一见倾心,顿时对老师心生爱慕之情。

终于机会来了。在1925年,女师大发起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许小姐能力突出,成了学潮的骨干。她写信给了鲁迅先生,向先生请教女子教育的前景。当然,她的确是虚心请教老师,同时也夹带了私心。鲁迅是谁,一个文化大V,日理万机,能给一个学生回不回信把握不大。

谁知,许小姐很快收到了老师的回信,老师不吝赐教,热情地解答她的疑问。从此,许小姐和鲁迅书信往来,探讨人生,畅谈时事,他们之间的鸿雁传书后来专门被收录在《两地书》。书信来往之间,许小姐毫不避讳对先生的爱慕之情,字里行间款款深情。

但是,两人之间谁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一是,俩人是师生关系,年龄差距大,师生之间的恋情为世所不容。更关键的是,鲁迅先生子已有一个名义上的妻子,在家侍奉着婆母,勤勤恳恳无一点错处。

许小姐也是知晓这一点的,但她叛逆的性格决定她不会放弃,认准的事情毫不回头。她也不要什么虚头巴脑的名头,她深知自己要的是什么。那天晚上,作为女子的她,主动出击,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她终于和先生结合了,可是对外的名头还是师生以相称。许小姐也不在乎。俩人举案齐眉,相互支持,相互关怀,是事业上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好夫妻。不久,有了一个儿子,幸福的一家三口。许广平得到了她想要的,只是没有“正妻”的头衔。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鲁迅在世时,跟正妻是连话都没正经说过一句,但是每个月的生活费及时提供。毕竟挂着名的妻子替他照顾母亲,家里家外勤勤恳恳。鲁迅这一走,妻子的生活陷入困顿,可是许广平和年幼的儿子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按世俗看法,许广平是没有义务赡养丈夫的妻子(此时鲁迅的母亲已不在),各管各的,她的手头也拮据。鲁迅去世后,许广平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整理鲁迅作品的事业中。许广平还是从自己娘俩有限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寄给鲁迅 的正妻。,直到她去世后,也是许广平寄钱给朋友,帮她料理后事。

她甚至为了保护鲁迅的遗稿和遗物,被日军宪兵队逮捕入狱。日本人威逼利诱,她也是尽显反叛,一个弱女子经受住了敌人的打骂、断食、拷打等种种折磨。

这样的爱情和深明大义,请问有几个女子能够做到的。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真正是一对志同道合的伴侣,知音。就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朱安说,“许小姐是一个好人。”

什么也不用说了,朱安的一生是令人无限同情的,她能够对另外一个占据了自己位置的女性,做出这样的评价,几多唏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