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深度报道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游记

近一年来,我感叹于深度报道越来越缺乏读者了,生命力越来越衰败。直到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燃起了我对深度报道生命力的认可,“不是没人看深度报道,而是深度报道写得不够好”,以此文章(链接附后)为启发,谈几点想法。

1、主题

我们需要怎样一个省会?是每一个江西人的关注,而且也是诟病很深的话题。

影响力、吸引力、发展实力、发展速度,每一项指标都是令人不满意,看着同一起跑线的兄弟、甚至是发展的后辈,一个个超越南昌时,作为赣鄱儿女,更是令人失望。

文章为什么让人想看,首先是因为这样一个主题,是我们早就想了解、一直在关注的主题。

反观报纸上很多深度报道,有许多是主题扩大化之嫌,可能是上级交办任务,可能是记者的私心,种种原因导致为了深度而深度,自然无法吸引人。

2、言之有物

主题考验的是一个记者的敏锐观察力,那么接下来就是检验记者的思想深度、接触广度和写作力度了,这决定了文章能不能吸引人读下去,并拍手叫好。

文章写得好,抓住以下几点:

纵深感:与杭州成都比城市建设、与贵州安徽比产业发展,与长沙、郑州比流入人口,给人更广阔的视野,也提升了文章高度。

文字老辣、一阵见血

·南昌人发现,自己一直欠缺的,不是单纯的建设,而是这种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合的深度、力度和广度。

·南昌虽然越来越多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但受制于城市发展水平,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外来企业大多把生产环节放在南昌,而把总部、研发、销售等更具产业价值和影响力的产业链两端,留在沿海发达地区。

·除了南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薪酬没有优势,大家对南昌人才政策印象不深、了解不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报道要避开的坑:

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新闻报道逐渐变成了一种鸡肋,陷入了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局面,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陷入危机。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

梗结在于,没有以人民为中心,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危机。

反观一下,报纸是办给谁看?报道关注的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吗?是他们最热切期盼回答的问题吗?

正是这种导向的错误,导致了报纸作茧自缚,出现了现在的困局。

要破局,还要坚持人民至上

文章链接:http://epaper.jxwmw.cn/html/2020-07/03/content_5407_2933615.ht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