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哥201情商课——总结笔记

情商课077【特别节目】《非暴力沟通》:静下来听听自己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1人  Heart_Flow

【特别节目】《非暴力沟通》:静下来听听自己

关键点:一、家庭关系

包括了情商课的板块:情绪、性格、态度

理解情绪、面对性格、掌握态度

1.从我改变

2.沟通与联结

二、《非暴力沟通》

有伤害就有暴力,来源于评价

1.观察:分离 事实与评价

2.感受:分离 情感与想法

3.需要:分离 需求与回应

4.请求:分离 请求与命令

三、跟自己的暴力沟通,跟自己的非暴力沟通

金句:所谓暴力的表达,主要是来自于对别人道德的评判,也就是每一个人用自己的道德标准,主观地去评断别人

自我总结:

一、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就是前面的情商课所提到的情绪,性格,态度,种种加起来的综合运用。

我们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我们学会了怎么去面对不一样的性格,学会了怎么掌握恰当的态度。

两个重点:

1.从我改变

我们要从自己先改变

2.沟通与联结

跟任何人沟通都一样重要

二、《非暴力沟通》

也许你不是暴力的实施者,可是你有可能是别人的暴力的接收者。

说穿了,哪里有伤害,哪里就有暴力的发生。

暴力沟通的来源:评价

所谓暴力的表达,主要是来自于对别人道德的评判,也就是每一个人用自己的道德标准,主观地去评断别人

四个要素:课题分离

1.观察——分离 事实和评价

我们有能力分开来事实以及批评。

例子

我说:我数学考了6分。老师说:你是猪吗?

事实很具体,可把我比喻成猪,只是数学老师个人模糊而笼统的主观的评价。

2.感受——分离 情感和想法

想要能够清晰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需要足够的词汇。所以情商课一开始就讲到了,不管是“情绪颗粒度”,或者是“悲伤的8000种理由”,都是在扩增我们表达感受的词汇。

感受既不是想法,也不是观念,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

例子:红灯

我说:红灯维护了交通安全。

这是观念,这是想法,这个不叫感受。观念能区分对错

我说:哎,好烦,又要等。

我产生了沮丧,焦虑,急躁,甚至愤怒,这叫感受。注意,感受没有对错可言!

3.需要——分离 需求和回应

需要是所有感受的来源,如果你没有任何的需求,你就不会有感受。

很多人日常生活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感受,可是却不去追究“这些感受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这实在很奇怪。

句式:我感到怎样怎样,是因为我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但是记住这只是我的需要,你的回应如何,那不是我控制的,不要因此而辩护发怒。因为我们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不会控制你,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例子:

我跟你做朋友感觉很寂寞,因为你从来都不找我出去吃饭。“跟你出去吃饭”是我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表示我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如果做了朋友却不交流,我当然会感觉到寂寞。

4.请求——分离 请求和命令

A.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例子:

情侣吵架,女方很生气,当她气愤的向男方提出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到底是在请求还是在命令呢?

我想,还是命令居多的。可以设想一下,当那个男生不答应,也许她就会说:那我们就分手吧”。

如果她是以一种请求的方式提出,她可能会说:“能在房产证上加我的名字吗?因为我很需要”也许男生会更容易考虑她的请求。

B.不要随便使用否定句

例子

妈妈一跟你见面,妈妈就问你“怎么还不交男朋友”的时候,你对妈妈提出的请求是“妈妈,我们多聊一下我们小时候开心的事情”,而不是用否定句跟妈妈说“你少管我!”

三、所谓的和自己暴力沟通

自责:“怎么又迟到了”,“怎么又吃宵夜了”,“我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太太”,这样其实就等于我们是在跟自己做很暴力的沟通,而不是非暴力的沟通。

正确的和自己沟通:

哎呀,我今天又迟到了,我感到好惆怅,是因为我的拖延症又耽误了我。我应该统筹所有的待办事项,再逆向规划,最后再找准自己的节奏

我们要像倾听别人一样地倾听我们自己,我们要理解我们自己的需求。当我们能够掌握这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我们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别人的意图,也能够比较了解自己的意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