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神经病

2021-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朱家杰

遇到一件事情,我习惯于死磕到底。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包括这种死磕的习惯。有时候显得太较真了。

高血压这事儿,它伴随了我超过二十年,时间真的太长了。我跟它没完了。

刚刚测了一下血压,高压102,低压75,心律74,还算正常。

我服用了最小剂量的降压药,只是普通用量的四分之一,但效果却是明显的。

有时候我也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不用服药也可以保持正常的血压?真的很难说。

我一直在思考导致我高血压的真正原因。从医院的检查结果看,属于肾上腺增厚造成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其实,我不认为这是高血压的最终原因。

肾上腺为什么会增厚?极有可能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肾素,需要更多的醛固酮。

肾素醛固酮系统是用来调节血液容量的,而去甲肾上腺素则直接作用于心脏,都是倾向于升高血压的。

从医生给我开的药去看,分别从四个维度对血压进行了调整。用我自己的话说,利尿剂是排钠的,可以降低血容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于肾素醛固酮系统的中间环节,钙离子阻滞剂直接作用于心脏平滑肌,贝塔阻滞剂也是直接作用于心脏,它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

其实,身体的这套血压调节系统,它原本就能很好地工作的。

什么时候需要稍高的血压,需要稍快的心律,什么时候需要降低心输出量,放慢心律,身体本应该可以实现自我调节的。

心脏,包括其他内脏,它们的运行是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不像拳头或舌头,想怎么动就怎么动。

支配它们运行的是自主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

当交感神经活跃的时候,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让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血压升高,表现为亢奋状态。

当副交感神经即迷走神经活跃的时候,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让心跳减慢,降低房室传导性,血压降低,表现为抑制状态。

两套神经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实现了相对的平衡。让我们白天的时候偏于亢奋,睡眠的时候偏于抑制。

我的问题,一定是交感神经太过活跃,而副交感神经表现不力。具体表现为为人敏感细致,容易紧张,经常焦虑。所以抗焦虑药物对我是有一定作用的。

某些原因导致交感神经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所以身体需要更多的神经传递介质,也就是去甲肾上腺素。如此,肾上腺当然要开足马力地生产了。又因为“用进废退”的原理,肾上腺为扩大生产,最终盲目增厚甚至增生了。

由此可见,交感神经太过活跃,才是我的高血压真正的病因。

“交感神经紊乱”,这是比较含蓄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神经病。

要治疗我的高血压,应该从调节交感神经活性出发,甚至应该从改善交感神经的自我调节功能出发。

影响交感神经活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一定是多方面的。它一定包含来自社会的、环境的、个性的、心理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前两天,读了一篇某医生发的文章,说预防高血压,要做到“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我觉得“心态平”对我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是神经病。

文章还说,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如此说来,“多运动”对我也会很管用。

是啊,经常散个步,做个什么运动,注意力被分散了,哪里还顾得上紧张、焦虑和抑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