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笛轩简书 发宝象龙塔藏书阁

李宗仁的靠山

2021-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慕雪堂
台儿庄战役后的李宗仁

        1938年4月,风光无俩的李宗仁,在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后,踌躇满志地站在台儿庄火车站,拍下了自己终生最为得意的照片。

        作为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此时的李宗仁也许认为战胜日军尽在咫尺,以他为代表的桂系将领就是抵御外辱的民族脊梁,没准国民政府的统帅权或许还能指日可待。

      但是我不清楚,李宗仁当时有没有想过,能够击溃日军进攻,毙伤鬼子两万来人,取得台儿庄大捷,他靠的是什么?

        首先不是他的桂系子弟兵。整个抗战期间桂军先后有100万的大军参战,死伤高达50万。尤其是在淞沪战场,桂系部队一下就牺牲了四、五万。但此时的台儿庄,却没有李宗仁桂系的一兵一卒,参战的部队,主要是西北军、川军和汤恩伯的中央军。

        也不是靠他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南京失守后,中日双方都非常重视徐州的战略位置。日本人企图打通津浦路交通线,歼灭中国的有生力量;蒋介石要利用徐州迟滞日军进攻,为武汉会战做准备。因此中方高层多次研究制定计划,希望在徐州的北大门台儿庄与敌决战。蒋介石先后三次亲临台儿庄,指挥作战,鼓舞士气;总参谋部也派白崇禧等众多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指挥。

        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军两万余人,鼓舞了中国将士的士气,振奋了全体国人团结抗日的精神,靠的是全体参战勇士的精诚团结、浴血奋战!是中国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浇灌的胜利之花!

        李宗仁春风得意照片的背后,是川军122师王铭章师3000余名将士,用全体生命死守藤县迟滞日军,为友军包围日军赢得时间换来的!

        李宗仁意气风发照片的底色,是张自忠不记前嫌,带领59军驰援临沂,与庞炳勋部合力杀敌,打退敌人援军,用5000余名烈士的鲜血涂染而成的!

        李宗仁此次能登上人生的顶峰,应该感谢蒋介石。3月27日蒋介石第三次来到台儿庄,告诉李宗仁,王铭章殉城前,自己痛惜未曾与之谋面,现在池峰城又在生死关头,一定要见一面。竟不顾日军大炮的轰炸与飞机的袭击,亲自到台儿庄南站看望了死守台儿庄的31师池峰城部将士,极大鼓舞了守城官兵的士气。

        李宗仁更应感谢第2集团军及司令孙连仲。台儿庄的战役计划,是让第2集团军死守包括台儿庄在内的运河北岸,吸引并阻击敌军,然后由汤恩伯的部队对日军进行围歼。汤恩伯是扎布袋口,而孙连仲就是布袋底。如果底不结实,漏了,一切就会前功尽弃。但是面对日军凌厉的进攻,又有几个人,哪支中国军队曾经抵挡得住?作为冯玉祥西北军五虎将之一的孙连仲,很清楚自己的压力和后果,但是他没有犹豫,没有像韩复榘一样,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开溜,而是告诉守卫台儿庄的池峰城,士兵打完了,你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守城的池峰城部,为表抗战至死,绝不后撤的决心,竟然炸毁了台儿庄与运河南岸的浮桥。

        从3月23日至4月8日,第2集团军两万余人,战至最后,死伤16000多名,面对强敌,多次组织敢死队,身绑手榴弹,手提大片刀,冲向日军,没有一个人后撤一步。

       

敢死队

        27师黄樵松部守卫台儿庄侧翼,接到司令部反击敌军的命令后,口占一首绝命诗:英雄效命咫尺外,榴花原是血染红!随即带领敢死队杀向敌阵!

        是啊,四月的运河北岸,芳菲遍地,但保家卫国的勇士们,谁还有心思来流连这醉人春光,他们宁肯用自己的鲜血将身边的石榴花染红,也决不向侵略者退让半步!

        李宗仁的靠山,中国人的脊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