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咖喱食堂@IT·互联网

不要再怕数据分析!深入浅出数据分析(一)基本流程思路

2017-02-12  本文已影响397人  mountain林

什么?!数据分析?什么鬼?我学他有用吗?我看一大串数据就晕菜,一见数据就害怕!!

如果你有以上类似的反应,那么恭喜你,本篇是为了慢慢让你不害怕数据分析,甚至,这个系列文章是为了让你获得一些常用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让你不再怕他!

我为什么要学数据分析呢?

这是一项加分项,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在现在的大数据背景下,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无疑是更加有竞争优势的,而对于我(一只产品汪而言),数据分析简直就是必备技能了。。。

加油哦,给你个甜死人不偿命的笑容~

数据分析基本流程思路:

确定→分解→评估→决策

一、确定(了解要分析的问题)

这一点应该不需要解释太多,因为你拿到一个需要分析的事情,第一步,肯定是要先确定要分析的是什么问题嘛。比如:老板甩给你一份App本月的留存数据(留存的意思是用户用了你的东西后,是否有继续留下来的一个数据,比如用户a今天用了你的产品,三天后a用户还在用你的产品,她就算是我们的一个留存),说要你分析下留存数据,那你一定要清楚:老板的问题是,不清楚这份留存数据代表的意义,并且他希望你能给他App的改进建议。

二、分解

确定问题后,由于很多时候问题是个“大问题”,大问题我们很可能都回答不出来,分解成小问题后,我们可以慢慢找到答案,我们一定要对问题以及数据进行分解。(1、问题分解 2、数据分解)接上边的例子:
问题分解:留存高了还是低了?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行为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数据分解:通过留存图(通过留存表excel处理得出的图表),得出从留存图看出的问题,比如看出了1、三月份留存骤降 2、整体留存率开始在缓慢下降 3、从三月份开始,下降速度更快了。
在这要注意,进行数据分解时,要找出高效比较因子(顾名思义就是高效的比较因素,这是针对有多个数据因素的情况)

三、评估

分解完问题后,由于问题被我们分解为很多小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对问题进行评估了,在评估时,记得要将自身代入。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把自己当做当事人,你要承担你的分析结果,并且这样会避免你做出过头的结论。接上边的例子:

通过比较后,我们评估出:三月份因为某种行为,导致APP留存开始下降,需要进一步追踪三月份我们所做的事情(可能是版本更新,或者是功能问题等等,需要进一步要资料数据确认排除)。

四、最后一步:决策

其实决策包含了总结建议
总结——你要让对方(也可能是自己),理清我们分析出什么问题,数据是怎样的。
建议——依据评估给出建议。

警惕数据变动导致数据分析出错

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尤其是数据分析。由于开始确定问题阶段我们是一手头有的数据作为依据,若有新的依据,我们就要重头开始啦

总结

好了,看到这,相信读者们一定有个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的。

第一步:确定问题(以对方问题和你手头的数据作为依据)
第二步:分解(将问题进一步细化分解,包括问题分解和数据分解)
第三步:评估(对问题进行比较,做出评估)
第四步:决策(作总结,给建议)

多说几句

写这种干文真的需要技巧,若您觉得有什么更好的见解或者感悟,欢迎留言,明日一定要填坑的,看了那么多章节,没有做好笔记真是傻叉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