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学园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秩序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34人  西土瓦勇
图片取自网络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求治国之道。孔子答道:“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景公说:“说得好!如果君不行君道,臣不行臣道,父不行父道,子不行子道。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解析: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之道。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当时的齐景公好像并不得意,问政于孔子,孔子听后给出的答案,深合其心,所以复述孔子的话,如果国家不能如孔子所言,则国家再富有,也不是他所能够掌控的。

景公有“不君”的行为,却问孔子咋办。孔子劝喻的意思很明显,但是他死要面子,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孔子的思想是相互要尽到责任和义务,各尽其责,各尽所能,不仅要讲道德,更要守纪律,讲规矩。

但到了西汉,董仲舒把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三纲”,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体现出高贵与低贱之分。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明清时期又出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说法。

于是在不少人眼中,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代名词,被认为是等级制度的鼓吹者,是封建糟粕思想的典型代表。这也是反儒者攻击孔夫子的理由之一。

我们学习《论语》,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就要剔除董仲舒的糟粕,还孔子的原有观念。国家要存在就要有秩序。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这本来就是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孔子的思想是比较自由的,他的劝喻有进步意义,简单的说,就是君有君的责任与担当,臣有臣的责任与担当,父有父的责任与担当,子有子的责任与担当。他并不赞同臣对君绝对效忠与服从,也不赞同子对父盲目“愚孝”。

我们当代人应深思并吸取营养的是:治理企业,如果没有君臣之别各安其位,这个企业也不久就会崩坏;治理国家,如果不形成依法治国的秩序,君臣失位,长幼失序,伦理失常,社会岂不是要动荡?今天的社会,应该有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履行自己的义务。有秩序才能产生效益,向着民族振兴的目标前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