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醉”人丨茶文
2020-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九岩邑韵
有过“茶醉”经历的人,大概都知道那滋味不好受是生生折磨,其“表现”通常是心慌、头晕、手脚无力、心神恍惚——那是因为空腹饮浓茶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使人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茶是文明健康的天然饮品,适时适量饮茶既带来生理上的享受,也能使精神惬意。由前人细煎慢饮发展而来的出神入化的品饮艺术,愈品愈“醉”人,愈品愈觉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进而发展成为六大茶类和固态、液态茶,其间历经千年万载……
今天当我们安坐雅室细细品啜新茶时,不能忘记了茶的起源——“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荼即茶)解之”。不能忘记了茶圣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是他首创品饮艺术,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不能忘记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寻常百姓对茶的推崇,如唐卢仝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传神地描述了饮茶时的身心体验,读后令人深深陶醉。
品茶之所以“醉”人,是因为茶文化讲究清静平和、顺应自然,如儒家认为饮茶可使人自省,可养廉修德,进而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实,茶树的栽种、大面积种植推广,都离不开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甚至连泡名茶也需好水,正像古人所云:“精茗蕴香,借水而发”,“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所谓好水,当然指那些未经污染的山水、矿泉水之类。再好的茶,倘若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冲泡,茶客恐怕难以得到审美的愉悦以及诱发联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