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三感,到底是哪三感?
边界感(正确道德规范下安全领域的界限感,)
空间感(自由度的舒适区,保护好自己的自由同时也照顾周边人的感受。)
场合感(不同的场合需要有不同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也可以说每个需要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
很可惜,在我们这个传统且没有真正意义上开放的国度里,很多人并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因此就更能表现出我所提倡的边界感了。
没有边界感就好比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危险的。不知道何去何从,更别说危险程度的判断?
没有边界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首先你的思想是不自由的,其次是你的心被束缚了。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让你很难大步向前走!甚至经常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怀疑人生。
要培养良好的边界感必需接受系统的教育,而且必需是一对一的,因为人有天生的良知,所以每个人由于个性、成长因素、教育环境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不适合集体教育,当然有一定的认知度后,是要进入大课堂,共同成长氛围会更好!
空间感,也就是对自由追求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需要有独立思考、活动、生存的空间。即使是最亲密的夫妻关系,也需要给彼此自由的空间。
也许是传统思维,也许真的是条件不允许,在我们周边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都是常见的情况。人多的地方纷争也就多,但我和我家都非常赞同成人后独立生活的方式。
关系再好,空间感没有培养好,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矛盾。因此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求就是要培养好正确的价值体系,家人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人,给到足够的关注度是必需的,但不是非要生活在一起,如果真的因为健康或者经济需要,短时间的共处是必要的。
我是自由主义者,重视自己的空间感,不容许自己的自由和常规被破坏,这样的坚持,大大的帮助我拥有良好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让我拥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能力。
场合感,中国旅客在国外的名声如何,应该不需要我来复诉了,在中国由于我个性鲜明和与众不同的思想。长期在过程中引来不少问题,我要说,你做不好自己,又有多少资格说别人?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把握不好,又凭什么去插手别人的事?
自己是谁?这是在哪里?需要注意哪些行为?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由于前两者做不好,到了这一步问题就更加严重化了。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我信!人际交往有问题,真的不是小问题,微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是核心价值观不正确,因此要改的是整体,要动的是心。
问题只是一个表像,真正有眼光的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树,根部要是健康的树才能健康,同理心愿意被重塑改造,品德才能得以提升。
边界感、空间感、场合感,愿你的三感和三观一样正!三观正让别人舒服,而三感正却是让自己舒服的。
养好三感,到底是哪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