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完这篇听书稿,我顿悟了
几个月前,我尝试着写8000多字的听书稿。思考了一番,我决定写《关键对话》这本书。
看完了这本书,在写之前,我听了樊登老师、微信读书、有书平台对这本书的讲解。
我原本信心满满,自认为吃透了这本书。
但是,我写完后发给编辑。编辑给我的回馈是:文字表达多处不流畅,整体逻辑出现错误,书中的精华没有提炼出来,整体内容显得平庸,没有吸引力。
然而,善良的编辑并没有退稿,让我继续修改。
我感动于编辑的鼓励,那些天,满脑子都是关键对话。每天早上起床修改听书稿,中午继续修改,去上班、下班的途中满脑子都想着怎么修改。
当时想着,只要编辑不放弃我,我也绝不放弃自己。修改了三次,还是没能达到要求,我有点泄气了。然而,编辑说,看我进步很大,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沉下心,拆解优秀的听书稿,重新梳理了听书稿,再次发给编辑。
但是,这次,编辑再也没有给我机会。在编辑看来,逻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文字表述还是不够顺畅。
就这样,我跟听书稿擦身而过,苦心坚持了两个月,最终化为乌有。
这次的经历,给我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我再也不敢去触及听书稿。因为写听书稿,耗费我太多的精力。
那两个月,我什么书都没看,就只看《关键对话》。我什么都没写,就只修改《关键对话》听书稿。
今天,听到了新出炉的《关键对话》听书稿。对比着这篇听书稿,我终于明白了编辑的苦心。
确实我写的听书稿从文字上、逻辑上、吸引力上,距离优秀听书稿还有很大的距离,编辑的点评一点也没错。
当时,我还觉得编辑要求太高。现在,很感恩于编辑一次一次地给我机会,让我磨练文字功底。
拆解完这篇听书稿,我找到我写的听书稿无法上稿的四点原因:
第一点, 优秀的听书稿应是采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
而我写的听书稿文字啰嗦,太过于书面语,走不进听众的心。
比如,我在文中写到:“你向老板请求升职加薪,老板认为你还不够资格,你试图和老板辩解。如果你的辩解将老板惹恼了,老板可能不再对你委以重任,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不前”。
而这篇听书稿写到:“跟领导提升职加薪,本来信心满满,却被呛了一鼻子灰。”
同样的意思,人家写出的语言简练,接地气。
简简单单的一个短句,便生动形象的将所要表达的意思呈现在听众面前,特别是用“呛了一鼻子灰”,令听众感同深受。
第二点,优秀的听书稿开篇便具有吸引力。
而我写的听书稿开篇平淡无奇,无法写出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写的听书稿开篇罗列了作者的成就及作者写这本书的来由。
而这篇听书稿简单地引用了名人的评价,就让听众很想看这本书。
这篇听书稿中提到:“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曾这样评价:‘这一本书的重要性、影响力和及时性,我认为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第三点, 优秀的听书稿逻辑清晰,呈现出书中精华。
而我写听书稿时,不知如何取舍,总觉得每个点都是精华,大而全,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华没有讲透。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像是知识的堆砌。
第四点,优秀的听书稿善于运用案例。
这篇听书稿运用古代故事、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及少部分书中案例,论证观点。
而我写的听书稿仅引用书中的案例,跳不出书中的思维圈。
认真听完这篇听书稿,并分析我写的听书稿存在的问题,我顿悟了。
真正读懂一本书,应该是能将书中的某个知识点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并能用接地气的语言,将感悟输出,让自己和读者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
每一个努力都不会白费的。正是我之前认真的书写《关键对话》听书稿,如今听到别人的稿件,我才发现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对听书稿的认知进一步深化。
曾经的我,选择逃避听书稿,剖析完自己的问题后,心中的纠结突然解开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再次挑战听书稿,相信每一次的挑战,将会推进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写到最后,这篇《关键对话》听书稿真的值得一听,这是我听过的写得最好的听书稿。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8篇,1525字数,共累积25709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