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谦禅师法语》中的勉励
原文:建州开善谦禅师,平居不倦诲人,而形于尺素,尤为曲括。有曰:“时光易过,且紧紧做工夫,但放下便是。只将心识上所有的一时放下,此是真正径截工夫,若别有工夫,尽是痴狂外边走。山僧寻常道:行住坐卧,决定不是;见闻觉知,决定不是;思量分别,决定不是;语言问答,决定不是。试绝却此四个路头看,若不绝,决定不悟。”
作者:晓莹, 南宋临济宗僧。字仲温。少壮行脚,遍参诸方丛林,得了大事,嗣法于大慧宗杲。晚年归隐江西罗湖,杜门不与世接。绍兴二十五年(1155),以生平见闻、与诸方尊宿提撕语,及友朋谈论之言,编辍著书,成罗湖野录四卷、云卧纪谈二卷,为世所宝。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所著有《湘山野录》。
建州开善谦禅师,平日里诲人不倦,且以书信记录下来,尤为曲括。他留下这样的话:时光容易流逝,不能浪费时间,是要做一些事情的。什么是功夫呢?放下就是。只要把自己心智上观察觉知到的一切暂时放下,才是真正的便捷方法,若是用其他方法,则是痴狂地向外寻求,距离达到的目标就越来越远了。
山僧平常所做的工夫:一举一动、眼耳鼻舌身意、思量分别一切事物的能力,所说出的话语,决定在思想上与之隔离开来。试着与此四个方向断却联系,若不能断绝,肯定不能明心见性。
释晓莹禅师在向我们描述另外一位他心中的得到高僧谦禅师的言行和做法。其实是要让世人明白,世间问题一切的根源都必须向内求,若向外则南辕北辙。若能断绝外界对内心的干扰,做到真正的反观内心则必然达到早日醒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及时做出调整以不辜负这一生。
我是挹洗俏月,这是今天的阅读分享,祝您假期愉快......
开善寺:又名报恩开善功德禅寺。坐落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五夫镇拱辰山下,923年建。
道谦禅师:(约1098~1159年) ,武夷山市五夫镇游氏子。家庭世系以儒学为业 。自幼聪明,读书能记忆成诵。年幼时就失去了父母。感慨说:"作为人子的,不能对双亲奉养。当依从佛陀,学习出世间法,来报答父母的重恩。"于是落发出家。道谦禅师出家后,即到处游方参学。曾前往京师,先后依长灵守卓禅师、圆悟克勤禅师学法,无所省悟。后来依大慧宗杲禅师,居泉州学法。
平居:平日,平素。
尺素:【释义】: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书信:时传尺素,以寄相思。
径截:
1. 直接拦取。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径截輜重,横攻士卒。”
2. 犹便捷。明 张居正《议处就教举人疏》:“以后年分俱照例施行,如此,则举人不敢侥倖於径截之途,而国学由此充实。”
工夫:
1. 指占用的时间。
2. 指空闲时间。
3. 表示时候。
心识:
1. 心志。
2. 才智。
3. 心智。
4. 神志。
5. 意识。
6. 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一时:
1. 一个时期:此~彼~。~无出其右。
2. 短时间:~半刻。~还用不着。这是~的和表面的现象。
3. 临时;偶然:~想不起他是谁。~高兴,写了两首诗。
4. 叠用,跟“时而”相同:高原上天气变化大,~晴,~雨,~冷,~热。
寻常:汉语词汇 拼音:xún cháng 释义: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2.比喻长或多 3.平常;普通4.经常;平时。寻常的近义词是普通,反义词是不同。
行住坐卧:是一个中国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一举一动,出自《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见闻觉知:佛教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
思量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
路头: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道路、门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