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信守诺言才能畅行天下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那车怎么走得动呢?
“輗”(ní),是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有点像现在的滚珠轴承;“軏”(yuè),是小车上置于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和前面的“輗”是一个作用,都类似于轴承。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轴承,车子根本寸步难行,这是一个比喻,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那么在社会当中也一样寸步难行,因为大家都不相信你,做什么都不容易。
诚信在论语里其实一直都有讲,比如前面讲的“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要行动很快,说话很谨慎,就是怕自己失信于人,一定要保证我说出口的一定是做到的,这就是在积累自己的信用,一个人如果经常“口出狂言”,可能得到一时的信任,但是时间一久大家都知道你是在吹牛,你根本做不到你说的,慢慢也就不相信你了,除非你能逼着自己每次都实现自己吹得牛也是可以的,但是,孔子这里讲的就是一定不能失信于人,自己说出去的话、做出的承诺就一定要做到,那么你在别人看来就是守信用的,大家就会相信你,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需要合作的时候,也容易找到伙伴。
另外一个就是基于自己的私心夸大和骗人,这在以前也讲过,比如很多人在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都会可以夸大甚至是骗人,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风气, 甚至到现在说客户也都已经心理有底知道你一定是有夸大的成分的,这就是为了做成生意去夸大,因为贪心而骗人。
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一个非常不良的变化,就是大家开始没有那么重视人的品格,而是就去看她有没有钱,这是最原始的、最本能的判断,完全泯灭了文化,开始趋近于动物,动物就是这样,对有力量的就臣服巴结,就没有力量就贬低,在人类社会就表现为有没有钱。
这一点也很重要,毕竟是本能,但是文化的调节作用似乎越来越弱,我在反思我自己的时候,发现在内心有时候也不知不觉地往这个方向去想,而泯灭了对人的人文关怀,人的品格的价值。这是要批评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