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断舍离
曾经,一件新东西会让我们感到满足,多添置一样,就会多一份快乐。可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物质带来的满足感也越来越短暂。更麻烦的是,这些东西堆在家里,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谁不想待在整洁清爽的空间里,可真要做到,实在太难了。一方面,物品能够轻松进入我们家门,另一方面,每样东西看起来好像都有它的用处,很难赶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责任归咎给自己,认为是自己不懂得收纳整理,于是就学习一些相关技巧,实践它们。可你很快又会发现,这种努力好像没什么用,因为没过多久家里又会变得凌乱。这时候,自责开始升级,你会给自己贴标签,觉得自己懒惰,天生就不整洁。物品带来的负担,最终变成了心里的负担。
怎么办呢?今天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通过断舍离,恢复生活的流动感,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这本书的作者叫山下英子,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这本书在2009年出版,从日本火到全球,累积销量超过400万册,这本书非常有名,你肯定早就听说过它。2019年,山下英子推出了修订版,更新了50%以上的内容。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修订版的《断舍离》。
听到断舍离,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就是劝你扔东西、教你怎么扔东西嘛。这一种很常见的误解,连作者自己都听说过不少次,她在这本书里专门解释说,断舍离不只是扔东西,它的目标是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一旦掌握了这种生活方式,我们不仅可以自发地整理家,人生也能变得轻盈,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今天的解读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作者说断舍离不只是扔东西,到底什么是断舍离。第二部分,为什么断舍离不仅能整理物品,也能整理我们的思考模式和内心。第三部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断舍离。
第一部分
我们先一起走近“断舍离”,看看人们为什么会误解它。
断舍离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通过收拾东西整理空间,来调整生活和人生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误解它的含义?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们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断舍离”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了: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乍一听,好像都跟“扔”的意思差不多。另一个原因是,作者在书里亲口说了,“断舍离,就是扔东西”。
好像有点自相矛盾,断舍离到底是不是扔东西?作者解释说,“要想在未来重新找回健康的居住空间,最开始就不得不扔掉大量的东西”,也就是说,扔掉废物只是断舍离的敲门砖,而不是它的全部。
你可能觉得,产生这种误解也没太大影响。然而,如果把断舍离简单地理解成扔掉废弃物,那就无法达到断舍离的真正目标了。我们知道,断舍离的目标是让人获得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感到怡然自得的人,会自发地整理家,他们家里的物品始终处在“新陈代谢”的状态,有用的东西进来、留下,没用的东西就清除出去,充满流动感;在精神上,他们也不会被“谴责自己囤积东西”这样的消极心理纠缠。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断舍离为什么会这么有效,能让人产生这么大的驱动力?这就要说到,断舍离的运作原理了。我觉得,断舍离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巨大改变,关键在于它改变了我们看待物品的视角。
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地,从物品的视角去看待物品。比如,你收拾家的时候,发现了一台落了灰的相机,这是你和另一半多年前在蜜月旅行中买的,当时买的价格还很贵,可现在,它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像素也远远不如手机。
你觉得应该扔掉它还是留下它?有的人可能会从价格层面出发,觉得毕竟是花了大价钱买的,现在也还能用,应该留下。有的人则会从情感层面出发,觉得这部相机上承载了自己的回忆,具有纪念意义,怎么能扔呢。
刚才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从物品的视角出发去考虑它的价值,决定它的去留。一旦从这个视角出发去整理家,我们就只能把明显是垃圾,以及那些坏了不能用的东西请出去,它们所占的空间往往很小,处理完它们,家里不仅不会有太大改变,反而还很可能囤积更多的东西。
那该怎么办呢?把视角从物品转换成自己,不以物品为中心,而是以自己为轴心。作者说,很多人不舍得扔东西,是因为没有想过他自己和物品到底哪个更重要,“与其说对东西有那么多依恋,有那么多的不舍,那我们有没有觉得,我们的人生被这么多物品占用了那么大的空间,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的人生会觉得太可惜了呢。”
怎么把视角从物品转换成自己呢?具体来说,就是在评判一件物品的去留时,只听从自己的想法,考虑自己需不需要。根据作者的说法,我们内心的声音会逐渐转换成一种内驱力,自觉地实践断舍离。这样真的有用吗?给你介绍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次,山下英子去帮一个家庭断舍离,他们的日常用品和杂物多到溢出来了。房子的主人是一对夫妻,俩人各有各的爱好,女主人是个手工爱好者,男主人喜欢钓鱼。
他们主动邀请山下英子来帮忙,可并没有把她当成英雄,而是当作反派人物,很有戒备心。女主人以一种近乎唠叨的方式,向山下英子解释自己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太忙了没时间”“太累了没力气”,还给山下英子一一介绍每个物品无法割舍的理由是什么。
看到这种情况,山下英子没有说任何指导建议,甚至都不怎么说话。认真倾听了几小时后,她说了一句话,“如果是想留下的,咱们不扔掉也没关系。”结果,这对夫妻都开始扔自己的杂物。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随着交流的深入,这对夫妻渐渐打开了心扉,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所谓的那些不能扔的理由,其实都是在找借口。
光是把视角从物品转到自我,还不够,家里可能还会留下很多无用的东西。因为我们经常会以一种穿越式的视角去看待物品。比如,你5年前曾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北方城市待过,买了一件非常厚的羽绒服御寒,后来,你一直都在四季如春的南方生活,这件外套占用了衣柜很多空间。但你觉得,将来要是再去一个零下几十度的地方,肯定能用得上,于是就留下来。因为这件羽绒服,衣柜的空间满了,你的一些衣服不得不分散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进行断舍离时,很多人都会倒在“清理废弃物”这一关,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这也不舍得,那也不舍得。作者说,决定物品去留时,要以“自我·当下的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你到底需不需要它,再进行取舍。我觉得,其实还有一种更简洁的说法,断舍离就像一种注意力纠正,把你的注意力从物品上,回归到自己身上;从过去、未来,回归到当下。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断舍离不仅能整理物品,也能整理我们的思考模式和内心。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假如家里杂物很多,会给人带来压迫感,容易烦躁。家里囤积过度的人,则会逐渐变得封闭,甚至愤懑抑郁。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作者山下英子的职业名称说起。山下英子的职业是“杂物管理咨询师”,她解释说,这个日文单词其实有三个意思,一个是英文的clutter,“杂物”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堆满了杂物的房间,第三个意思是大脑和心里面的浑沌和困惑。
在她看来,“看得见的那些没有用的废物,和你看不见的脑海里和心里的废物是可以画一个等号的”。杂物咨询师的工作并不只是整理那些看得见的杂物,还会同步整理我们大脑和心中看不见的困惑和浑沌。也就是说,断舍离其实是通过整理物品,来整理我们的思考模式和内心。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为什么整理物品的同时也能整理人的思考模式和内心。这个例子是我从山下英子参加的一期节目中看到的。
那期节目的主角是一个日本家庭,两个八十多岁的夫妻住在一栋很大的房子里,哪儿哪儿都塞得满满当当,两人能下脚的地方,屈指可数。因为囤了太多东西,老夫妻无法正常生活,只能先搬出去。
他们有个女儿,为了让父母住回老房子,她下定决心要在7天之内把房子整理好。女儿现在才介入,是因为她不敢扔爸妈的东西。可能你也有过类似的困扰,一提到扔东西,爸妈就会翻脸。这个女儿尤其害怕扔母亲的东西,她怕母女关系会因此走向决裂。
听上去好像有点夸张。可这个家里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这个女儿其实还有个大姐,大姐扔了母亲的一件东西,母亲很生气,跟大女儿断绝了关系。我们能感觉到这位母亲很严厉,这家人的感情好像也不那么深。这对夫妻以前是教师,工作一直都很忙,回家很晚,对待孩子也很严厉。两个女儿很懂事,从小就得自己做饭给爸妈吃。
山下英子是节目组请来的专家,帮助女儿进行断舍离。在她的帮助下,女儿在断舍离的过程中,获得了两样东西。
第一样东西,是个看不见的东西。山下英子帮忙收拾厨房,她发现,有个地方很奇怪,都是跟烘焙有关的工具和原料。奇怪是因为,这些东西看上去已经放了几十年了却还很崭新,很多甚至连包装都没有拆。山下英子就很好奇,问女儿,你妈妈是不是喜欢做点心啊?女儿说,她工作实在太忙了,并没有做过。山下英子看着这些东西,就推测,会不会是因为,这位母亲常年都吃女儿做的饭,她想给女儿们做点心吃,可又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了,她没时间做,就囤积了这些崭新的烘焙工具。女儿得到的第一样东西,就是藏在这些烘焙工具之上,她没有看到的,母亲对自己的关心。
第二样东西,是个能看到的东西。女儿在整理母亲卧室时,在堆积如山的衣服下发现了一个小册子,里面全是小孩的涂鸦画。原来,这家人关系还很好的时候,两个女儿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爸妈家,小孩会在一些纸片上画画。平时在家画的画,女儿们也会传真给爸妈。这位女儿,一页页地翻着这些画,其实也体会到了母亲的用心,她把平时家人相处、孙辈们成长的点滴都收集到一起。
这两样东西,改变了女儿,她从畏惧母亲,变得更理解母亲。房子收拾好之后,老夫妻回来看,父亲的性格比较随和,一边看一边感慨,原来房子这么大。母亲却像来执行任务的特工,一头钻进房子,每个房间的每个角落都要审查一下,发生了哪些变动。最后,女儿拿着那本孩子们的涂鸦画册,跟母亲说,感谢母亲的用心,这位老人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防备感,整个人都变得柔和了。这场断舍离,不仅改变了女儿的思考模式和内心,其实也改变了母亲。
女儿获得的这两样东西,让我想到,其实每样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有两层属性,一方面,它们都是信息容器,承载着实际用途,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意义容器,承载着我们的感受、回忆和情感。
作者在书里一直强调说,断舍离不光是扔东西,而是要创造空间,恢复生活的流动感。我从刚才这家人的故事里感受到,整理家务不只是扔东西,它也是生活的流动、情感的流动。
第三部分
我们已经了解了断舍离的含义和原理,那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怎样做到断舍离。
开始行动之前,我们也需要转换一下视角,从“查看单个物品”转到“观察整个空间”,作者曾在另一本书里介绍了一种叫作“一龙一蛇”的方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开始断舍离之前,我们要用“龙”的眼睛去俯瞰全局,把家看作一个整体的空间,弄清楚自己希望这个空间是什么状态,制定出一个整理策略,然后,再用“蛇”一样的眼睛,脚踏实地地展开行动。
整个断舍离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步:打扫和收纳。在打扫之前,我们要用“龙”的眼睛去评估一下家里的状态:是偶尔比较凌乱,还是东西多到溢出来,甚至是堆积如山。如果只是有点凌乱,那把东西回归原位,就能很快收拾好。可如果不是的话,就需要我们把家里的杂物全都摆出来,开始清理。
作者说,在这一步,人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从难度最高的地方入手。比如,你好不容易提起热情,想要彻底地把家整理好,你一起手,就瞄准了自己最难放弃的那些东西,或者是囤积难度最高的地方。
从最难的地方做起,很容易浇灭热情,让人失去干劲,从而半途而废。作者建议,进行断舍离时,最好是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地方着手,因为它们花费的时间很少,不过,你可别小看效果,“这种小单位量的断舍离持续下去,不久就会变成大单位量的断舍离。”
当你决定好了从哪里开始清理时,接下来,你遇到的困难就是决定每样东西的去留。对于这个问题,作者也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很有效的工具叫“筛子”,这个工具我们每个人都有,就在我们的心里。
最先被筛掉的,是那些一看就是垃圾的东西,以及一群“陌生的大叔”。不要被吓到,这只是作者的一个比喻,它指的是那些也许还能用、可已经被你遗忘的东西。作者的这个比喻很生动,也很有力道。想想看,一群“陌生的大叔”,挤在你家里的小盒子、衣柜、收纳架里好多年,占用你家里的空间,是不是很想立刻把它们清理出去?
筛完这些东西,接下来,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继续筛掉很多没用的东西,这个问题是“我现在需要这样东西吗?” 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从关联度的视角来判断物品的去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一样东西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跟自己有关联,物品和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不符合“自我”和“现在”这两个关键词的物品,都可以扔掉。
如果说“陌生的大叔”是最容易被筛掉的杂物,最难被筛掉的杂物就像“爱管闲事的大叔”。我们刚才说到的那部蜜月旅行时买的相机,就是典型的“爱管闲事的大叔”。当你拿起相机,决定它的去留时,你的内心就会出现一些声音,“这样扔掉真的没关系吗?当时花了不少钱吧,现在用不到它,不过万一以后还能派得上用场……”
怎么处理“爱管闲事的大叔”?作者建议,处理它们,需要你自问自答一些问题,“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否心情愉快?”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调动你的感受和感觉。如果一样东西没了你也不发愁,就说明它没必要存在;如果它以前很重要,但是不适合现在的你了,就可以处理掉;如果你使用它时,心情总会有点不愉快,也可以处理掉。
这样层层筛选之后,留在家里的物品不仅数量减少了,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你会感觉家里比以前宽敞多了,待在家感觉更加轻松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到第二步——收纳了。和打扫一样,收纳也没有什么既定的规则,取决于你和家里物品“友好相处”的方法。不过,作者也在书里分享了几条与“收纳”有关的黄金定律,我给你介绍其中两个。
有个原则叫“1 out 1 in 法”,意思是,你可以给家里的杂物排个序,选出你最喜欢的10个,当你看到一样新东西想要买回家时,必须从原先最喜欢的10件东西里,淘汰掉排在最后的那个。这个原则感觉像是在为难自己,其实是在提高物品进入你家的门槛,让自己明白,“绝不能再随意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
另一条黄金定律叫“one touch法”,意思是,当你想要用一样东西时,最好能把这个动作压缩成两步“打开门-拿出来”,把它放回去也是同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收纳物品时,我们会用到一些收纳箱和收纳盒,假如取用东西时的动作太多,就会感觉很麻烦,不想放回去了。比如,你想给家里的电视遥控器换电池,这需要你打开收纳柜,从里面找到收纳盒子,再从盒子里翻找到适合的电池。你觉得光是找到就这么麻烦,不想把它放回原处了,于是就随意地扔在桌子上。长此以往,桌子上的杂物就会越来越多。如果你觉得做家务很烦琐,不妨按照这个定律改善家里的收纳状况,从源头解决那些花时间、烦琐的做法。
结语
到这里,《断舍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
我们知道,断舍离并不只是扔东西,扔掉废物是断舍离的敲门砖,并不是它的全部。断舍离之所以能让人自发地整理家务,关键在于它改变了我们看待物品的视角,它就像一种注意力纠正,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物品上,回归到自己身上;从过去、未来,回归到当下。整理物品的过程,也能整理我们的思考模式和内心。当家里变得干净清爽,内心变得轻盈,自然就能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最后,我还想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改变,它不仅改变了我看待物品的方式,也改变了我看待家务的方式。有次,我妈来北京看我,她帮我把冰箱里的过期食物都扔了,走的时候,还给我留了几盒她亲手做的红烧肉。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觉得这个举动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觉得我妈想给我做点家常菜。看完这本书以后,我突然多了一个理解的视角。她在帮我整理过期食物的时候,其实应该感受到了,我想要做饭可又没有时间的愿望,于是,她就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
撰文、讲述:杨蕾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