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谜历史有意思历史

吴三桂几乎把康熙打回老家,为何最后一败涂地?皆因1致命错误

2019-07-27  本文已影响520人  玥儿说

在古代,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土地、财富、统治权等,经常爆发战争。战场上胜败无常,有时在压倒性的对手面前,本以为胜利无望,最终却是凯旋而归,比如南朝时期陈庆之的7000白袍军,创造了大破几十万敌军的军事奇迹;有时候眼看着胜利在望,没想到最后却是一败涂地,比如清朝时期吴三桂几乎要把康熙打回老家,最后的结果却是人死国灭,而个中原因,皆因1错误决定。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个骁勇猛将,出生将门世家,在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等人的谆谆教导跟影响下,学文习武,勤奋刻苦,不到20岁就考中武举,开始了军旅生涯。20岁担任游击,23岁被提拔为前锋右营参将,26岁担任前锋右营副将,27岁被提升为宁远团练总兵,手握重兵,深受明朝的荫庇,崇祯的信任。

但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之际,明王朝将所有赌注都压在了吴三桂的身上,可吴三桂让所有人失望了,崇祯3月5日就下达了勤王令,吴三桂一直到22日还在途中,这时京师已经陷落,崇祯自缢,明朝宣告灭亡。失去了明朝的倚靠,吴三桂如风中蒲草,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跟关外多尔衮两方势力之间摇摆不定。

吴三桂两面受敌,爱妾陈圆圆跟家人性命又全部在李自成的手里。为了保全家人,吴三桂只好跟李自成议和,但是又怕李自成有诈,因此另一方面又偷偷向多尔衮求助。最后的结果是,吴三桂开关迎敌,与清兵两方夹击李自成,李自成兵败逃亡,在途中将吴三桂家人全部杀害。之后关外铁骑入主中原,建立满清政权,吴三桂因功被封为平西王。

此后吴三桂又为满清做了不少事,平定李自成余部,剿杀抗清义军余部,残酷镇压农民军残部,对朱明后裔斩尽杀绝,攻打张献忠余部,攻打南明桂王永历政权,这些事,都有他的一份。由于功勋显著,吴三桂晋爵亲王,镇守云贵,成为“土皇帝”,权力跟声势都达到了显赫的顶点,而他跟清王朝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随时都有撕破脸的可能。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跟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相继请求撤藩,康熙帝一一批准,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际上是希望朝廷能够留住他,但康熙帝又怎能不知他的心思,偏偏不如他的愿,力排众议,雷厉风行地处理撤藩事宜。吴三桂傻眼了,为了保住权势跟地位,铤而走险,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是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起兵反清。

吴三桂专制滇中十四年,早已培植了自己的大批势力,所以起兵之初,迅速攻下了贵州全省跟湖南衡州,广东平南王和福建靖南王二藩以及吴三桂在全国各地的党羽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吴三桂的形势大好。

吴三桂兵力强盛,有指挥才能,有各地响应,首战又连连告捷,尤其是1678年,吴三桂在进攻兵家必争之地永兴时,接连两次大获全胜,重创清军,给了康熙严重的军事打击,如果将这股势头持续下去,很有可能就能攻进北京城,将康熙赶回老家,但是最后,吴三桂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这又是为何?

其实,吴三桂最开始就做了一项错误的决定。吴三桂起兵之初,虽然兵力强盛,战斗力十足,但却不具备战略眼光,既没有“尽快渡江,挥师北上”,以军事上的胜利促进政治上的成功,也没有“出巴蜀,据汉中,塞崤函自固”或者是“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通道”来建立稳固的后方,而是分兵争夺湖南、江西、湖北等地一些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的城镇,从而耽误了战机,给了清朝充分部署反击的时间。

此外,吴三桂重创清军后,因为衡州过热,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在衡州称帝,加之过于焦虑,心情不舒畅,突然患上“中风嗝噎”,后来又患上“下痢”,经过太医多方诊治终不见效,很快就死了,享年67岁。在此之前,康熙为了打击吴三桂的气焰,巩固后方,在京师处死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及其同党。

吴三桂病逝后,孙子吴世璠继承了帝位,在苦苦了支撑3年后被清军攻破云南,三藩之乱到此结束,吴三桂的家族也遭到清廷追杀,败得彻彻底底。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效忠过明朝,与李自成作过斗争,跟随过满清,后来又起兵反对康熙,也自己当过帝王,波折不断,反复无常,一时之间笔者竟不知该如何评判,所以是非功过就留给亲爱的读者们畅所欲言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