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活越明白,读书不看“性价比”看什么
前段时间春节聚餐,同桌吃饭的一位小哥哥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多,目前是一位村干部。当时,他在一个酸菜鱼火锅面前,激情的讲着他的一年来工作汇报,突然话题一转,他说:“我听说有一个读了北大硕士毕业的学生,考博士去了哈佛学习马克思主义,毕业之后拒绝很多名企邀请,一心回到了中国一个很穷的农村建设祖国。我现在很崇拜这样的人,我觉得我们中国现在就缺这样的人。”
且不去纠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这么长一段话听下来,如果在早几年,我肯定会百分之百的在心中鼓掌,向他投去我敬佩的眼光。但是,放在已经接触过社会的自己面前,仔细一琢磨,且不追究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就事论事,就会发现段话有好几处大喘气的地方,怎么想怎么有点憋得慌。
1、其实这位学生可以读完研究生就去建设农村,为什么一定要出国学习之后?用深奥的理论来指导贫困村的建设发展吗?未免有些大刀阔斧。中国讲究实践出真知,如果真的是去了一个非常贫困的地区,这个地方基础公共设施都没有建设完善,那么完全可以借鉴临近其他领先地域的经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来。
2、这个学生的家境应该好不错吧,家里有孩子上大学的都会知道,上大学之后比上初高中更费钱,读完了本科,还有研究生和博士。这中间消耗掉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家里会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若非家里境况还不错,怎会这般折腾,谁都知道去美国深造成本是很大的。现在,去留学中介咨询,顾问首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家里的留学预算是多少,每换一个地区都是一次价格阶梯的滑动。去了一趟美国读博回来,年纪老大不小了,刚刚上班收入很少,不见得还找家里支援,自然也补给不了多少给家里。
这么说,显得十分势利,当时我没憋住:“为什么他不直接读完国内本科或研究生就去建设乡村呢?费那么多周章?”至今还记得那个小哥哥嫌弃的眼神:“你要这么说,那我就没什么可以跟你说的了。”
当时想到的是家里为了这个孩子而付出的成本和这个孩子真正想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我看来,这就是走了弯路。家里需要为此准备一笔不小金额,孩子的时间也因为读书耗去。如果有直线可以走,为什么要走曲线呢?所以,我的结论是他的家庭有承受能力让他这么做。否则,就是这个人太自私,只考虑了自己。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家庭而言这是不可行的,打个比方,普通家庭在孩子出国读书之后,存折会非常紧凑,这个时候你毕业上班推掉高薪,找了一个在远处仅仅能够勉强养活自己工作,如果家里出现需要你照顾、需要你用钱的场面,那就会很难堪,这是读书的“性价比”为负的情况。
“性价比”是什么?是一个很俗气的话题,它很像中国人减肥餐中的米饭,就算你再嫌弃它,真的离开了它,无论怎么克制想法,你的胃也会从生理上提醒你的一种存在。因为我们脑袋中呈现的是“理想”,而我们过得是“生活”,谁都不是靠吊着仙儿气活着的。
在上学的过程中,“性价比”最普通的意思是读了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对于正在上学的学生党而言,就是是否学到了对自己成长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对于马上要毕业进入社会的同学而言,就是是否吃专业饭的问题;对于已经上班的职场人士而言,就是是否有一瞬间你用到了当初读书学到的东西,为此你觉得那些年的时间并没有白费。
小时候,家里人总说,好好读书,长大以后考上清华北大,为什么当时会这么想呢?因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总体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加上高考的回归,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普通家庭也越来越注重教育。那个时候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包分配,能够到事业单位上班或者有机会成一名老师,有属于自己的铁饭碗,替国家办事吃国家的饭,无论在家里,还是邻里,都是一件过节遇到熟人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的榜样。
简而言之,在过去某一段时间里,“读书”等于“未来有保障”。现在,放假走亲访友,也有上一辈的人问现在大学生还是不是包分配的问题,其实,“分配”对于95后的群体来讲已经是很陌生的词语了。
现在,在一个人的求学之旅中,家里会考虑上什么样的学校,加入什么样的班级,读书是一件很花费家庭成本的事,主要是父母的收入。现在二胎政策刚刚开放,刚刚成年的这些人中多是独生子女。不得不承认的有一点,我们这一代确实相对“自私”,一般家里就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有的就都留给这个唯一,加上身体也很健康,不着急等着孩子养老,不催孩子,孩子也有些不愿意在读完书之后马上进入社会,许多都选择继续读研。有很多家庭家境还不错,就会把孩子送出国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开阔眼界。
能读、愿意读,那就继续读,这是一个90后的普遍现象。不过,事事无圆满,个例是永远存在的,比如家境确实有些困难,自己成绩很好,为了不给家里添加负担很早就进入社会挣钱养活自己,毕竟,辛酸不会因为我们出生年代不同而减少。
话说回来,“性价比”不等于“浅谈理想”。这种为了一个目标、一个信念而钻研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所需要的,不是说没有眼前的利益和现实性的好处,我们就都不选择去做。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不要只看见我们的眼中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家中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链条。在求学之旅中,家里人会为了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选择搬家换掉工作,即使什么都没有保证,但听着孩子放学后嘴里背着的听不懂英文单词,家长就露出笑容,过年每逢亲戚还拿出来说一说,满脸欣慰。所以,我们是否在一路成长的路上越来越多的注意父母脸上的皱纹、鬓间的白发,我们越活越明白,家里人也会因为我们的“明白”早日卸下肩上的担子。
成长不易,各自珍惜。家,是自己的家,爸妈,也是自己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