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专题编辑投稿专用星光简道

《82年生的金智英》:“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2020-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潇潇爱读书

“金智英感觉自己仿佛站在迷宫的中央,一直以来明明都脚踏实地地找寻出口,今天却有人突然告诉她,其实打从一开始这个迷宫就没有设置出口。”

——《82年生的金智英》


1 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新鲜采摘的草莓在指尖滴落莹莹的光,被柔和的米黄色灯光一照显出令人垂涎欲滴的模样,正准备放进口中,下一秒,手却被母亲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我错愕地回头,有些不解,更多的是迷茫。

“你怎么就自己吃了?”

“那……”我回头望望,家中就我们母女以及女儿三人,我突然有些羞愧,把手中的草莓往母亲手中一塞,“妈,你吃!”

“我吃什么?”母亲没好气地反问,“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当妈的,应该给宝宝先吃啊!”

“可是,这是我最喜欢的水果,不是吗?”不知哪里来的一股怨气,我有些委屈地反问。

“当妈妈的人了,哪有自己喜欢不喜欢的,都是要紧着孩子的呀!”母亲语气平淡,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从来如此,不是吗?”

我有些不忿,抬头,却刚好与母亲的目光相撞。

好久未曾看过母亲的眼睛了,曾经眼波流转间的顾盼生姿到如今的疲惫黯淡、皱纹横生,竟一时间让我有些鼻酸。

目光不自觉地落到角落里那本被我闲置了许久的《82年生的金智英》。

封面上,那看不清面目的女孩,突然就在眼前铺展开来,年轻的、衰老的、活泼的、沉静的……一张张面孔重重叠叠地在眼前闪动。

那是谁?是金智英?是母亲?亦或是我?

许久,我才找出自己的声音,幽幽地问:

“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偌大的房间里,我的声音轻轻的,不知是问母亲,还是问自己。

但说出口的那一刻,我却明显感到心底的某个地方“嘭”地一声炸裂,如水银泻地,零零落落散成满地的无奈与心酸……

2 金智英是谁?

这本一经面市就饱受争议的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出版第二年就成为韩国年度畅销书受尽盛赞,但也背负骂名。

韩国总统文在寅、国民MC刘在石都曾公开推荐过这本书。

而反对者则为了表达对其的不满,纷纷奔赴青瓦台请愿停拍由其改编的电影,出演该片女主角金智英的郑裕美则一直被疯狂的网络暴力围攻,更被诅咒《82年生的金智英》是其“最后一部作品”。

《82年生的金智英》如何会引爆大众的情绪?成为韩国女性的“痛点”和男性的“爆点”?

那么金智英究竟是谁?

在被先生郑代贤发现出人格分裂的前一天,34岁的家庭主妇金智英的生活如同每个韩国女人一般,细碎而平淡。

这个长相普通,性格普通,不美也说不上难看,属于那种丢进人堆里立马被忽略的最平凡最普通的中年女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在作家赵南柱“表面平淡、内核炸裂”的叙述下,一段段能让所有女性感同身受的成长伤痛被一一揭开。

3  “下一胎生个男孩子就好了”

金智英对于童年的最难忘的记忆莫过于偷弟弟的奶粉。

“奶粉在口中慢慢溶解时会变得黏稠,变得像牛奶糖一样软绵绵的,再慢慢地滑向喉咙,进入肚子里。”

而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高顺芬女士就会朝着她的背部狠狠地拍下去,打得她措手不及,这时,奶粉就会从嘴巴和鼻孔中喷出来。

“胆敢贪图我金孙的奶粉?”

金智英明白,奶奶绝非因为她早已过了喝奶的年纪或是担心弟弟会营养不良,从她语气、动作、神情以及呼吸的节奏都赤裸裸地表明,奶奶的大发雷霆不过是因为弟弟的一切都是无比珍贵的,不容染指。

形状完整的煎豆腐、饺子、猪肉圆煎饼都会理所应当地送进弟弟的嘴巴,姐姐和金智英只能捡旁边的小碎屑来吃;弟弟的筷子、袜子、卫生衣裤、书包和鞋提袋,永远都是成双成对的,但姐姐和金智英的这些物品总是凑不成一对……

去年播出的《人间世(第二季)》中高龄产妇林琴,38岁的她,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但还是想生一个儿子。

但由于经过两次刨宫产,胎盘前置,胎儿长到了疤痕子宫的肌层。

生育,意味着手术中随时而至的大出血。

而对于林琴,那便是死亡。

但她还是想要放手一搏,为婆家生下这个男婴。

手术中她果不其然大出血了:血像喷泉一样,比手指握起来还要粗,流了10000毫升的血,相当于体内的血换来三遍。

生死一线,林琴挺了过来,也永远地失去了子宫,躺在病床上的她,面如白纸,声音里听不出情绪,说道:

“我们那边有一个重男轻女的意识在那里,我们全家希望能生男孩最好……”

生男孩重要吗?

金智英的妈妈——吴美淑或许最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姐金恩英出生的时候,吴美淑将她抱进怀里,不停地哭着对奶奶鞠躬道歉,等到金智英的时候,她的头更低了,奶奶则依旧说着:“没事,下一胎是男孩就好了。”

可第三胎怀上的时候,依旧是女孩。做完超声波的吴美淑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默默地流着眼泪。

“孩子爸,如果,万一啊,现在我肚子里的这胎又是女儿,你会怎么办呢?”辗转反侧后备受煎熬地吴妈妈小心翼翼地开口。

“少乌鸦嘴了,别净说这些触霉头的话,快睡吧。”

没有想象中的安慰,吴妈妈紧咬住下唇,哭了一整晚,然后独自一个人前往医院,默默地将金智英的妹妹“拿掉了”。

“哎呀,是女孩啊,没事,可以生二胎了,下一胎生个男孩就行了……”

“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你就有福气了……”

身为女人,你是不是也无数次地听到过这样的话?

即使是2020年的今天,即使女权主义在世界上热热闹闹地呼吁了半个多世纪,即使我们拥有了和男性一样可以在职场并肩作战的资格,却依旧无法遮掩住那被生育支配的无奈与落寞。

难道,只因为我们是女人吗?

4 “这工作太累了,女的做不了”

大学毕业,金智英进入了一家公关公司,她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是男性,其中唯一的女高管是金恩实组长。

“金恩实组长为了让大家摆脱对女性职员的刻板印象,总是在员工聚餐时待到最晚,自愿加班、出差、产后一个月便重返职场……”

可是这样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同等的晋职机会。作为从公司成立就在这里任职的“元老”,当初和她一起工作的男同事现在大多已经在大公司里担任营销宣传部主管的职务,而她依然是一名组长。

甚至因为她将孩子交给娘家母亲管理,自己工作攥钱而要被人在身后指指点点,更有甚者会为她的丈夫连连叫屈,仿佛组长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

Ted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演讲视频叫《为什么女性领导那么少?》讲述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组数据:

“世界上190个国家元首连里,只有9位是女性领导;世界上议会的总人数中,13%是女性职员,在公司部门,女性占据高位,C级职位,董事会席位,高管职位的比例占15%、16%……”

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职场上,也许不会有一家公司的HR会问一个男人:“你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但面对一个女生,怀疑与审视的语气几乎不用丝毫掩饰,“你生孩子了吗?你会不会因为家庭而影响工作?你确定你能全身心的为公司服务吗?”

在职场中,女性的自主权其实很少,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不会为家庭所累,在职场上,很多女生只能被迫穿上厚厚的铠甲,冲锋陷阵,努力和男人们并肩战斗。

但是,即使努力,在升职时女性依然是被边缘化的那个,在裁员时女性往往因为“工作能力”而被优先考虑。

金智英也是这万千女性中的一份子。

她努力紧跟着同事们的节奏,不管是上班时的兢兢业业,还是下班以后不得不出席的应酬,即使客户的黄色笑话和无休止地劝酒让她满心厌烦,即使为此她甚至丢掉了爱情,她都一一咬牙坚持着。

但公司突然宣布成立策划组时,原本以为同样是女性的金恩实组长带领,自己能获得更公平的竞选机会的金智英还是落选了。

社长选择的是与她同期进入公司,但能力并不如她出色的两位男同事。

“社长很清楚这份工作压力有多大,与婚姻生活尤其需要育儿的生活绝对难以并行,所以才会认为女职员并不能胜任……”

这就是现实。

残酷却真实,并且无法回避。

5“你是妈妈,有什么好抱怨的”

当被公公婆婆催生时,丈夫郑代贤的语气一派轻松,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拍拍金智英的肩膀,说道:

“我会帮你的,别担心。……所以你不要总想着自己会失去什么,要多想想你会得到什么。”

“所以你失去了什么?”

“啊?”

“你不是说叫我不要老是只想着失去吗?我现在很可能会因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还有我的人生规划、未来的梦想等种种,所以才会一直只看见自己失去的东西,但是你呢?你会失去什么?”

金智英一股脑地问出这些问题,她没有得到回答,也不指望得到回答。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姚晨在星空演讲中一段话曾令无数职场女性唏嘘不已。

这个在我们记忆中天不怕地不怕的“郭芙蓉”孤独地站在舞台中间细数着自己在事业上升期两次怀孕生子,等她将家庭处理得当了以后,却发现五年的时间早已过去,人到中年的她,不再是投资人眼中的最佳选择,一次次错失心仪角色的打击,让“丧”成为这个曾经明媚如春风的女子对自己的评价。

她失去了什么?

光影背后,尽管依然面容姣好,衣着华丽,这个中年的“郭芙蓉”却早已失去当年“排山倒海”的锐意,剩下的只有对于自我价值和发展瓶颈的迷茫与焦虑。

有人说:“一个女人的一生在结婚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援引自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或许也支持了这一个观点——在中国有0-3岁孩子的18-45城镇女性中,有过职业中断经历的比例为35.5%,其中67.2%是因为结婚生育(照顾孩子)。

但女人的牺牲大多数时候并换不来理解。

在男人眼中,做家务、照顾孩子有什么难的呢?这些不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

但成为全职太太的金智英知道,那些脏衣服不会自己走进洗衣机,也不会自己沾水淋洗衣液,洗完以后更不会自己走到衣架上把自己晾干,吸尘器也不会自己带着吸头到处吸、到处拖……

而对于繁重的家务来说,更难的则是“手心向上”的难堪与失落。

“那杯咖啡只要一千五百元……我又不是偷老公的钱来用,我堵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为了带孩子,我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条虫,你说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从职场女性到全职太太,金智英所有坚持的、死撑的坚强轻易被路人看似调侃地一句“妈虫”击得粉碎。

她不明白,明明是她为了家庭舍弃了自己的事业,为什么到最后反倒成了被嫌弃的那一个。

这并不是金智英一个人的难题,那是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全职太太都得面对的难堪:

无论你带孩子有多么辛苦,那都是你应该的,因为你是妈妈;无论你做家务有多么疲累,那都是你应该的,因为你是老婆。

可是,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就意味着失去你自己吗?

写在最后:

讲到这里,金智英的故事已经讲完了。

作为一本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在文学意义上显然是有些单薄的,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明显的笔力不足。

但同样,这也是一步令人惊叹的小说,那就是几百页的文字,字里行间却道尽了韩国乃至东亚社会中数千年来对女性的不公与无奈。

它就像一面镜子,当你阅读她,就会清晰地映照出你自己的影子:

那些被定义、被标签的不忿,被区别对待、被有意淘汰的无力,都是真真实实地展于眼前;

那些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甚至不以为意的歧视与委屈再一次明明白白地直刺心底。

就像本书的推荐语中所写道的那样:“你无法想象,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或许生而为女人,我们有了一条比男人更为艰难、更缺少公平的路。

但是,姑娘们,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

就像小说中那个勇于在冬天穿运动鞋走进校园的那个迫使学校放宽制度的女同学,还有勇斗暴露狂的“大姐大”,甚至是努力靠自己取得高中文凭的吴美淑妈妈……

她们每一个人都是千千万万的女性中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但是,她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与抗争。

而我们的世界,也因为她们而开始改变。

所以, 不要在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这世界以公平对你,是你的幸运;以痛吻你,那也是一种修行。

掌握你命运的只有你自己,当别人告诉那句: “从来都是如此,不是吗?”

我希望你能扬起脸,充满底气地回一句:“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