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也是书,成也是书——我和书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我这半生,到目前为止,成也是书,败也是书。
我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不止一次地听人说过,我家曾有很多的线装书,在父亲被管制劳动时,家里揭不开锅,被母亲当成废纸卖掉了。到了我识字继而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家里哪怕连一张有字的纸片也没有,更遑论什么线装书。
我对书钟情至深,家里没有,我就去借。借书是有时间限制的,我得在别人约定的时间内归还书籍,除去课堂,这样留给我实际看书的时间并不多,我又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一本书看一部分丢一部分那不是我的风格,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看完书,我不得不一心二用,在课堂上一边假装听课一边偷看课外书,就这样我居然还考上了高中,真是侥幸!
上了高中,老毛病不仅没改掉半分,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长此以往,虽然在同学中我是一个守信的人,但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功课日渐衰落,各科老师轮番规劝、批评甚至鄙视,每每看到老师暴跳如雷的晚娘脸,心里也曾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可一看到我没读过的课外书,所有的决心、批评什么的统统抛到爪洼国去了。就这样我混到了高考,当别人兴高采烈地拿着那张意味着可以跳出农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心虚地蜷缩在房间里,双手抱着脑袋,恨不得把头低到尘埃里,把自己变成一粒灰尘,根本不敢抬头看父母满脸的失望。父母特别不明白,明明聪明伶俐的我高考成绩怎么就那么不美丽呢?尤其是母亲,还专程去拜访了算命先生,得知是我流年不利,考运不佳,于是颇为轻松地告诉父亲,商量的结果是让我复读,这个消息更是让我无地自容。很有自知之明的我,实在不敢赌明天,我拒绝再去学校。可一贯迁就纵容我的父亲,这次似乎吃了铁心丸,根本没得商量,还有那个已经通过高考在大学里优哉游哉的哥哥,挥舞着拳头警告我,想来哥哥大概是知道一些内幕的。
万般无奈,我又回到了课堂。我一千遍地告诉自己,课本是我最可爱的物品,我一定要爱不释手,但当我从浅浅的泥水里捡到几张沾有少许泥浆的《增广贤文》散页时,又一千零一遍地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即使这所偏安于山乡一隅的农村中学对学生的管理近乎半军事化,就连吃饭都有老师值班,时间一到,马上有老师讲课,如此这般无缝对接式的交接课堂,大量的套题训练,每节课都要准备着回答老师刁钻的提问,一系列的组合拳,让我没有丝毫的喘息机会,我还是见缝插针地读完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语文老师多次拿我的作文当范文,弄得我不好意思在语文课堂上分心。就这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拿到了仍然不那么好看的分数单,勉强凭借这个吊着尾搭上了师范的末班车,跳出了农门。
到了师范以后,我爱上了图书馆。只要没课,我就在那里蹲点,我的生活简单至极: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遇到没有课或者放假的日子,我更是成天泡在那里,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海里,感觉那里才是真正的天堂,以至于图书馆里的老师都认识我。记得有一回学校所在的城市工会向全市发布了一张开卷读书调查,题目包罗万象,涉及到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满满地一整版。我花了三天的时间完成了它,疲惫至极,瘫倒在床沉沉睡去。朦胧中,就被人摇醒,原来是学校工会里指派青年教师参与这个活动,那个老师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图书馆的老师让她来找我,因为已经做过一遍,所以答起题来毫无滞涩。
因为每天读书,我的知识储备与日俱增,即使是繁忙的教学也无法中断我的阅读,在一次学校内部交流的演讲会上,出自我手的演讲稿当场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事后的交口称赞,学校领导此时才发现平时不言不语的我写出来的东西居然如此有想法。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学校充当了图书馆的角色,同事们有什么知识点卡住了,喊一嗓子讨论一下,问题就解决了。正因如此,我的课堂轻松活泼,知识容量大,孩子们总是抱怨一节课太短了,以至于有孩子立下“一定要打败我超越我”的志愿,而我总是利用假期给孩子们开书单,让他们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因为读书,结识了一大帮书友,不定期地交流心得体会。此时的我,不再受阅读时间限制,可以恣意地买回自己喜欢的书,哪怕是以前看过的,只要喜欢就抱回家,反复品读。慢慢地,我有了自己的书架,接着,有了书柜,再接着就有了整面的书墙。也许是经年累月的书香润养,让我有了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也收获了强烈的自信。于是开始试着把自己平时随手写下的随笔呀、户外游记呀、格律诗词呀等等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去,到今天居然也积攒了不少。书见证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伴随我走过懵懂无知的少年,开解了豆蔻年华的青春疑问,更是充当了我苦难中年的一副良药。我甚至无法想象,没有书,我怎么活得下去?是书成就了我的人生,也是书给了我拨云见日的勇气!
我常常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还能那样如醉如痴地不分白天黑夜争分夺秒地去读那些书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自己的爱好,孩子有样学样,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阅读,《傲慢与偏见》百读不厌,《基督山伯爵》有的章节更是倒背如流,唐诗宋词更是张口就来。就是现在,我们还在一个共同的平台里学习创作对联,每天交流分享。这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时时刻刻在润养着我们的心灵。有人说,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像我这样静下心来纯粹就是为了丰富思想拓宽视野而读书的人太稀少了,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带着一些功利的目的读书,而我不问前程,就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