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读书

心流体验和刻意练习是相互矛盾的吗?

2017-11-29  本文已影响93人  GreenLight1925

001

我清楚记得获得心流体验的那天。

公元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我在校图书馆三楼,第一次认真尝试写作。当时是为了给一个校园征文活动投稿。

写作的过程中,我进入到了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沉浸体验。外界的实体世界仿佛崩塌一般,我只关心那个用文字虚构出的世界,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流动。

后来,我读到了心理学家米哈里的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才知道这种工作中的沉浸体验,早就被科学界系统性的研究过了。

米哈里给心流的定义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米哈里曾描述道:「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了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这种体验无疑是很愉悦的。

002

再后来,我接触到了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弄明白了他提出的「刻意练习」的概念。

具体来说,刻意练习有以下特点:

有些专业舞蹈家描述刻意练习时会说:「跳舞本身是令人感到放松、愉悦的,但你要想在舞蹈方面达到世界级水准很困难。训练中你会很疲劳,挫败感尤其强烈,每天都像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死亡。」

艾利克森指出,刻意练习给人的体验是: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我们技能的极限使用状态下,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努力,这样做是很容易让人感到精疲力尽的。

对刻意练习和心流体验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我不免产生了困惑。

一个人在技能精进的过程中,是源自艰难而乏味的努力呢?还是轻松而又愉悦的心流体验呢?

003

心理学家达克沃思也同我有一样的困惑。她认为一个人在技能精进的过程中,会做很多的刻意练习,并得到更多的心流体验。这并不相互矛盾,原因有两个。

也就是说,人们进行刻意练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高技能。你跳出舒适区,使自己处于「问题解决」的模式下,分析做过的每一件事,接近你所设定的总目标。你获得了反馈,很多的反馈是关于你出错的地方,然后,你使用反馈在进行调整,并再次尝试。

然而,人们在心流体验过程中的主要动机与刻意练习时完全不同。心流的状态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你不在乎自己是否正在改进技能上的不足之处。你并没有使自己处于「问题解决」模式下。你没有分析自己在做什么,你只是在做。你得到了反馈,但因为你挑战的层次刚好符合你目前的技能水平,所以你知道你做的不错。这就是处于心流状态时,你会对所有的事情感到毫不费力。

这也就解释清楚了刻意练习与心流体验之间的关系。

技能修炼就如同爬山。大多数时候你是需要低头向前、埋头苦干,但是当爬上一个陡坡,进入一个平缓地带之后,你可以做个短暂的休整,远眺山下壮美的景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