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一
其三十
原文: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巠根,清为趮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甾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巠于天下?巠则失本,趮则失君。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以梼(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声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胃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唯知乎大眯。是胃眇要。
有言:必大,自然。
宇宙初始,大道混一,空虚寂寞,唯道独存。俟宇宙开辟,则道以一化万,于是天地始生,万事万物始出,而道化于万事万物为之自然之理,万事万物依其道理有其自然之德,以成万事万物之形态、情状和成果。是以万事万物之形态、情状和成果能够与道理合者,有德也,不合者,无德也。
老子之道,其至大者,为宇宙自身,故宇宙自身之原则规律、运行模式、运动变化趋势和发展进化方向都称之为“道”。而人所在之世界环境即太阳系也,其中庸以为日常者,则所谓天地之道也,即地球之外的环境皆为天,地球自身环境是为地,则天地之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等作用关系亦皆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可仰观而取天象之情者也,可俯察而得地理之状者也,则其精粹奥秘之处可以为人所效法之道也。老子之道,其至小者,化为万事万物具体之自身规律与运行模式,亦可称之为“道”,即人所通常认为的事物之理,理者,可近察而理解者也,故道理连用以明具体系统之规则情状也。人所取法者,必以周遭环境与所见,所闻,所感,所经验也,于是天地者,环境也,道德者,经验也。是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谓人之至大,以人可以生物成物,生生不息,所以可大。假如宇宙之中空无一物,那么宇宙有何意义?假若宇宙之中喧嚣热闹,形形色色,却无人可以观赏和理解,那么宇宙有何意义?所以,人之所生,必以人能联系万方,感动天地,通达宇宙为职责,必以人能够与天地同功、于宇宙同化为目的。因此易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此所谓人类之进化-自强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