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放了好多年,让你慢慢来品
看完《六弄咖啡馆》电影有被感动到,然后翻开原著看看。看完小说后,对电影中的一些因果更加了解,比如“六弄咖啡馆”的由来,比如电影最后的彩蛋,但我觉得小说没有电影精彩。电影的细节处理的更到位,逻辑思维更强,矛盾也更突出,情节更加合理。相比较而言,小说就像白开水一样,自然而然的就结束了。
这部电影里贯彻了台湾小清新的风格,白衬衫,自行车,风中飘扬的黑发,清纯的笑容,蓝天白云绿色稻田,一幕幕都散发着年轻自由的味道。
“喜欢是一种能力,被喜欢是一种天赋。”到底是谁先喜欢谁的那?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爱情是我想起你时嘴角不自觉的上扬,是想起你时内心有如小鹿乱跳,是想起你时像吃了蜜一样甜。
“未来是未知数,距离也是未知数”。上大学后小绿(男主角)和李心蕊(女主角)开始了异地恋。小绿真的很拼命,除了上课就是打工,所有挣得钱都用在来回的车费上。为了节省下住宿费,深夜在搭火车回高雄。为了给心蕊买生日礼物,把辛苦攒的两万块钱买手机。我看到了他的付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拼劲力气,他的爱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
心蕊生日前一天,因为台风火车票早已卖光,小绿和阿智冒着大雨骑了一夜的机车感到台北。你难道能说小绿没有付出么?然而付出就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么?
小绿和心蕊都在长大,他们到了不同的地方,见识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思想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小绿希望毕业后心蕊能回到老家,而心蕊学习英文希望毕业后能去西雅图继续深造。
他们两人的分开不仅仅是因为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一个停在原地不走,一个急着向前奔走,步调不一致,距离越来越远,而不仅仅是三百六十公里了。诚然距离也不容小觑,在他们关系破解的那一天,心蕊给小绿发短信,只有三个字:你不在。没有过多解释,三个字承载了太多东西。因为你不在,我吃饭时没人陪,我孤独时没人陪,我哭泣时没人陪,请你原谅我。
电影中这段的处理更为合理,而小说中只说了“我们本来就不合适”这句话,显得过于突兀。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我觉得阿智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阿智就像是我们成长中接触过的一类孩子,调皮捣蛋,上过房顶,掏过鸟窝,青春时叛逆,飙车泡妞打架到住院,所幸的是高二时迷途知返,回归正道用功学习。
小绿与阿智的友谊建立的很早,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追女孩子,一起打架,一起上学。他们的青春时光是彼此陪伴渡过的,甚至追女孩子的小秘密都彼此分享。
阿智犯错过,改正过,对朋友更是两肋插刀。小绿去台北给李心蕊过生日,是阿智陪小绿去的。等了一晚上的小绿看到李心蕊从学长的机车上下来,是阿智跑去对学长说:滚开。大有你不滚我就揍你的架势。
小绿的母亲去世,阿智从学校赶来陪伴和安慰小绿。别看阿智看似嬉皮笑脸的,其实心思细腻。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总是及时深处援助之手。
阿智是个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男子汉。甚至在小绿离开十年后,阿智开了六弄咖啡馆,完成小绿的遗愿。
小绿妈妈的去世使小绿不能原谅自己。妈妈去世前去过小绿的寝室,当时小绿去了台北看望心蕊。妈妈再次打电话给小绿,让他考试完先回家。小绿再次因为心蕊忘记去看妈妈。直到妈妈去世后,小绿才赶回家看着妈妈的灵位,痛苦又后悔,后悔没有及时赶回家看妈妈,后悔没有多关心妈妈,他内心充满愧疚,不能原谅自己。
那团像火的爱情熄灭了,妈妈亲昵的关心永远不再有,生活就像个死胡同。小绿无论如何都挺不过去了,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时光在向后延续几年,小绿看当时的时光是不是也没有难么难。难的是就是挺不过去,没有希望,没有热情,生活像一团死灰,别无选择。
这不仅仅是一段没有结果的初恋,更有对生命的思考。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嫁给了一个合适的男人,我们只能感叹现实的无奈,唏嘘那些年的纯净。这也是一段令人惋惜的美好初恋,但不至于追忆似水年华,更是让你珍惜生命。踏过人生的坎坷,岁月会呈现不一样的美丽,你会遇见爱情,也许没有爱情但会发现另一个你,永远不要放弃自己。要相信: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最后送上小说里对片名的解释,对电影的理解就更加到位了。
六弄人生:人生,像走在一条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