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语心理读书

牛人是怎么上杠杆的?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魏三猫

《飞轮效应》这本书是由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所写。每一家活到今天的公司,都有它的独特性。或者说,让每一家公司持续盈利的关键动作是不一样的。有人把它叫做关键优势,有人把它叫做核心方向,有人把它叫做护城河,但作者把它叫做商业飞轮。

①『杠杆』

最近不少财经爆款短视频都说,很多现在非常有钱的人,都是上杠杆的高手。他们早期没什么钱,或者钱并不充足,于是他们通过跑银行借贷,拿到大额资金后,一点点扩充自己的商业版图。赢了就赢了,输了就负债。

在阅读一些国内商业大佬的传记时,我们确实能够看到早期这些牛人到处借钱的经历。比如王健林为了拿地,用自己的房子贷款;马云四处奔走找钱,最后遇到了孙正义等等。

但是,这其实只是一种上杠杆的方式。那么还有没有其它上杠杆的方式呢?

在作者列举的例子中,电商巨头亚马逊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电商林立的欧美,亚马逊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它使用的杠杆是:性价比。

它先是寻找单价低的产品和商家,邀请入驻。结果,用户一看,亚马逊上的产品好便宜啊。于是,直接增加了亚马逊的用户访问量。用户访问量的增加又会吸引第三方卖家。而这些卖家为了适应亚马逊的规则,就得降价。低价产品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销售和分销渠道的规模,也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

这样一条因果链就形成了。

②『价值』

那么还有没有其它杠杆形式呢?

有的,就比如芯片。我们虽然现在每天都在讨论芯片,但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芯片战了。尤其是80年代中期,存储芯片行业陷入残酷的国际价格战,这导致硬件公司英特尔的销售额下滑,利润蒸发。

在这种时候,英特尔开始给公司上杠杆。他们上的杠杆是:研发。

作为硬件公司,英特尔把一半以上的利润都砸到了研发上。

然后这条因果链就形成了。先是研发出性能更好的、处理速度更快的芯片;然后得到更高的议价权;接着获得更多的收益;最后把收益投入到研发上,继续研发更优质的芯片。

再比如,奥哈伊音乐节。它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跟它的杠杆不无关系。它的目标是先招揽不同寻常的音乐天才;然后给他们自由的空间,释放自己的创造力;最后打造观众深度参与的四天沉浸式体验,以此让音乐节声名鹊起。

所以,这些牛公司或者牛机构,都是因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杠杆,才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商业飞轮,形成了别人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③『个人』

很多行业就是通过杠杆形式,撬动了更大的资源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商主播。他们主打的是性价比。基本上头部主播都在标榜一件事“挑战全网极致性价比”。

他们商业上的底层逻辑跟亚马逊如出一辙。

这导致,很多大品牌,不得不做线上版来满足“性价比”的需求。这跟入驻亚马逊是一个意思。

所以,到个人也一样。你要学会找到自己的杠杆。

比如,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同样是在大企业,同样是一个部门的员工,可能连学历都一样,为什么那个能写作的人,就升得更快呢?

因为在同样条件下,写作就是杠杆。写作可以帮公司解决问题,可以宣传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曝光和影响力。这一点不只是在互联网上,在公司内部同样适用。

再比如,90年代初,美国有个销售大王。他分享自己经验的时候,说自己的秘诀是每天比别人多打10个电话。他上的杠杆是:大样本。扩大样本,就有机会找到更多的目标用户。

这就是上杠杆带来的收益。

总结一下,一家公司和别的公司走一样的路线,是没有前途的。同样,一个人和别人过同样的生活,也是难有出头之日的。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要先想办法给自己的工作上个杠杆。这个杠杆才是帮你更快成功的秘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