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简历后,他拿到了年薪25w的offer……
昨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叫做:枕着公司拒信睡觉是什么感受?当时直接被逗笑了,随即联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Z。这货可以说是我认识的海归里最衰的一个,秋招时候网申的公司全都给他发了拒信,其中麦肯锡和贝恩甚至连拒信都懒得给他发。
更令我觉得玄幻的是,他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对没错,就是那个QS排名21位、十大联盟高校之一的美国西北大学……这种学历连面试都进不去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我让他给我看看他的简历。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就不放图了,但我可以讲一点出来让你们感受一下。
Z大学时期做过许多很重要的学生会工作,这点我也知道,本来还挺期待他能把这一段写的比较出彩,结果打开一看:多年学生会干部经验,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组织团队活动经验……当时我的表情如图:
团队活动的细节呢!你具体做过的工作呢!你采取措施后获得的成果呢!你从中收获的和应聘行业相关的经验呢!学生会干部不是老干部啊!经历写的那么佛系真的好吗!我要是HR我也不想招你啊啊啊啊啊!得亏是微信聊天,要是线下面谈我可能就要掐他脖子咆哮了。
于是我开始跟他分析——为什么你的简历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按照一般的思路,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以下三种原因:
最可惜,HR根本没收到你的简历;
最悲剧,HR收到但没有看你的简历;
最惨烈,HR收到也看了但没看完就把你扔回收站了。
所以要做的只有一点,就是从内容到投递细节上,都要贯彻一个原则:让HR收到、打开、最后留下自己的简历。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其中学问真的不少,那么具体到底该怎么做呢?
01 发了简历,HR未必能看到
国内很多知名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会采用简历筛选系统,主要包括三点:学校(是否是target school),专业(是否对口),求职意向(是否明晰)。最后能让HR打开的,绝对不是一开始的简历数量。
企业招聘是有自己的目标院校的。针对国内,企业更偏向当地top10的院校;面对海外则会关注求职者院校的QS世界排名,部分很牛逼的公司或者投行、咨询公司偏向清北复交和藤校。不过根据具体公司,偏好的院校也会有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四大喜欢Penn State,纽约投行则喜欢Fordham的学生。
对口的专业会更有优势。当然也有例外,有些行业如管培生、四大、咨询,投行等并没有对专业有什么严格限制。
简历中要有跟职位相关的关键字。这是总容易被应届生忽视的一点,也是简历总是石沉大海的最可能的原因。企业往往会通过输入关键字,从而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应聘者简历。据我的HR朋友所言,基本上一次可以滤掉50%的简历。
所以投简历之前先审视一下自己简历和岗位的匹配度,是否是企业的偏好院校、是否专业对口或沾边、是否在简历里明确了自己的求职意向,如果以上三点一样都没达到,那你的简历百分百只能进回收站了。
02 简历写成这个样子,HR收到也懒得看
因为工作原因,我认识很多做HR的朋友。有次聚会开玩笑问了问他们最想吐槽的简历,六成以上的人都表示对海归们的简历哭笑不得。听了一阵,我发现吐槽的点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
强翻英文简历。至少在我所熟悉的留学生里,80%的人都陷入过这个误区。有些留学生在国外待久了,做双语简历的时候,中文简历基本是英文强翻过来的。有些语法和表达方式完全不是国内的语言习惯。这么说吧,当你看到简历的时候就能脑补出来中央六台的海外片那浓浓的译制腔,这种简历在HR眼里纯属“不说人话”,会让他们觉得你对岗位毫无诚意,因为你连一份中文简历都懒得好好完成。
联系方式只填写了海外号码。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填写了在当地有效的联系方式,如果给国内公司投简历,却只写了海外的电话号码,即便你的简历真的优秀,也可能因为联络不便被HR搁置,之后再被记起来的概率可以说接近于0。
自我介绍栏长篇大论。有些求职者不知道该说是诚实还是实诚,让自我介绍,就真的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更有甚者还写上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其实HR只想从中看到你做过什么岗位相关的事、具备怎样的工作相关的思维罢了。
实习过的公司在国内没名气,索性不写了。前面说过的朋友Z就是这样,他在国际top20的奥迈(Alvarez&Marsal)做过两个多月的实习,但是感觉国内好像只认麦肯锡罗兰贝格这样的大众big name,就把自己这一段实习从简历删除了……这是最不可取的行为!他这段插曲至今都被我拿来当反面教材在用。如果你不确定HR是否知道你的实习公司,可以在实习经历的开头简单介绍1-2句,尽量找到公司亮点为自己增色,也可以考虑附加公司主页链接。
忽视简历里的有效细节。HR不是只看院校背景实习公司那些比较大的东西,比起这些来说他们更注重你的大板块下的小细节。他们会从你的工作、项目,学习经验里寻找你作为一个海归的优势,如果缺失了这些细节,你的简历会变得空洞,让对方无法对你产生可以交付工作的信任感。
03 怎样让HR看完你的简历并保留它?
当你的简历很幸运地通过了系统筛选被送到HR邮箱里,以下几点决定了HR是拨通你的电话让你面试,还是右键删除清空回收站:
尽量凸显自己的院校背景和成绩。不同于国内的985和211,很多国外院校尽管有实力,但在简历上的视觉冲击力没有前者大,就像Z的院校是美国西北大学,明明是世界排名前三十的院校,可是还有人以为他们学校是搞畜牧和农业的……所以简洁注明自己学校的主要信息,可以让HR对你的印象更加精准直观。
一定要在简历里提到自己的成绩(GPA)。这里强调——名校有加分!学霸有加分!名校的学霸加分up!每年高绩效人员里,学霸的比例都很高,创业成功的那些大佬,你几乎找不到几个学渣逆袭的例子。这不是偶然,因为在大多数工作里高效的学习能力极其重要。
注意timeline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你的timeline最好是从后往前一条完整流畅的线,能让HR一眼看明白你的个人发展路线。许多留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有gap year,要是没做好相应的规划,简历就会出现一段空白期。HR看到你的简历断层就会开始怀疑你是否是个没有规划的人。
写简历的时候,针对你应聘的公司/职务做功课。海投是每个HR都很忌讳的行为,那意味着你根本没有去这家公司工作的诚意。你需要对了解自己应聘的公司背景、业务范围、运营模式,甚至是公司文化、员工氛围甚至是CEO的相关情报,然后把你摘取出来的公司的调性运用进你的简历话术里,让HR觉得你是一个可以长期共事的人选。
简历一定不要超过一页纸。一页A4纸的大小是简历的硬核标准。关于你自身的信息一定要精准有效,不要自作聪明地展示一些给HR增加搜索难度的词条。
04 如何把平凡的经历写的饱满有吸引力?
后来Z改了五版简历,最后收到了埃森哲的面试通知。他本人的实力比较强,简历一旦通过进入面试,失手次数并不多,最后很成功地拿到了年薪25万的offer。这是后话了,我这一part主要想讲的点是,有一部分觉得自己学校平平,还没什么经历可说的学生,该怎么写出让HR看得下去的简历:
梳理自己的经历,去匹配该行业/公司/职位。之所以觉得自己没什么经历可写,是因为既没有对自己的认识,也缺乏对行业的认识。你可以先建立一个文档,把你从大学入学至今的经历都梳理一遍,除了实习、社团、志愿者、比赛,还有最容易被海归忽视的项目经验和小组课题经验。比起国内大学,留学生的课题会比较丰富和专业,这点写好的话可以突出自己对应聘领域的了解和研究,这个优势务必要把握好。
利用数字量化经历。也许你看过一些简历写作攻略,知道“量化经历”这个词,但是轮到自己下笔却不知道如何运用了,最后的结局就和Z最开始一样,变成了单纯的职责复述。如何把自己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简历转化成让HR眼前一亮的亮点,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下图:
当HR打开前者的时候,会感觉重新看了一遍自己设置的职位招聘要求,冗长乏味;而后者那些简短却精准的数据,才是真正能让他看出求职者能力标杆的东西。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Z进了埃森哲以后,有天打电话跟我说了一件事:在埃森哲,你的简历会被挂在公司内网,所有同事老板都看得见。尤其对于刚入职没经验的新人,项目经理会根据简历挑人,把你分配到不同项目上。
到现在我还记得Z挂电话前最后一句话是:“我算看明白了,投简历跟送彩礼一样,什么水平的简历娶什么水平的offer……”